双减后首个寒假,金陵娃这样过

2月13日,江苏省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的学生们,在开学报到交完寒假作业后,收到了一只玩具“幸福虎”。寒假期间,该校发起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五虎得幸福”活动,根据不同的主题分为“文明虎”“健康虎”等五虎。比如,要想获得“巧手虎”,就需要孩子们参加写春联、画年画等民俗活动。集齐五虎后,即可在开学后兑换一只“幸福虎”的冰箱贴。寒假已结束,“双减”政策背景下的首个寒假,孩子们是怎样度过的?家长和学校的育人理念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走进南京市中小学开展了调查。拉长了冬令营,培养综合素质1月17日上午,“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寒假科技周”三校联盟启动仪式以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幕,成员校之一的光华东街小学,邀请了昆曲名家、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黄欣,为孩子们开设了一堂昆曲讲座。学唱昆曲,用水墨丹青描绘昆曲中的意境,通过陶艺、木工等形式将昆曲中的场景以微缩景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围绕昆曲这一发源于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光华东街小学以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创设了不同的寒假冬令营精彩内容。陶艺教室内热火朝天。“烧制陶瓷的小电炉这个寒假真是忙得不得了!”陶艺老师赵浩说。将块状的陶土搓成长短粗细均匀的长条,再盘筑成“凤凰台”的外墙,接着烧制毛坯,上釉,再进炉烧制。几番工序下来,考验着孩子们的耐心,历时将近一周,微缩凤凰台陶艺作品大功告成。陶艺社成员四(1)班陈依依,主动拿出自己完成的蜡烛熏炉说:“我从三年级起就参加陶艺社了,这次冬令营做的熏炉,花了两天半,我特别有成就感。”校长吴宁介绍,以往的寒假作业设计以主学科单科作业布置为主,看重“刻意练习”的数量,而今年学校的寒假作业则力求做到项目化、整合化、多元化和趣味化。吴宁认为,“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总体适应较好。小学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校特意将以往的寒假科技冬令营活动时间拉长,同时增加了丰富有趣的精品活动,吸引孩子们在学校参与活动,而不是去上辅导班。学校在今后设置假期作业时,会考虑更多样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兴趣点、闪光点。通过引导,家长的观念也在悄然发生转变——寒假不再给孩子报大大小小的课外补习班,而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