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舞台上立起折叠园林,苏绣戏服满是彩蛋

距离8月10日的首演进入倒计时,上海大剧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昨天开放幕后探班。中午,十余件精美的戏服刚刚运抵化妆间,还没来得及熨烫,服装设计师赖宣吾已迫不及待介绍起每一件戏服上的乾坤。大剧场里,一个颇具当代感的舞台已经立起来,大量斜角与镜面的应用,届时会让很多传统戏迷大吃一惊。图说:重逢《牡丹亭》舞台装置新民晚报记者王凯摄(下同)重工戏服绣出中国画传统的《牡丹亭》戏服中,常常以淡色面料为底,缀以素雅的花卉和线条,此番由赖宣吾设计的系列服装,每一场戏中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服装都是配套的。从色彩到刺绣,每一件都有不少讲究,远看仍是传统的,近看,却能看出一番文章。戏的开端,杜丽娘的白色戏服绣了灰色柳枝,柳梦梅的冰蓝色戏服上绣了梅花,“柳梦梅”的意向拆解到两件衣服上,绣花各占一边,凑成了一双,呼应了汤显祖原著中的“不在梅边在柳边”。这是杜丽娘题在画像上的一首诗,回忆和柳梦梅梦中相会的情景,不同色的戏服也暗喻两人阴阳两隔,在梦中相见不相识。图说:赖宣吾讲解戏服衣服的色彩随着剧情的展开变得鲜艳,海报上曾出现的那套青绿色戏服出现于戏中的《幽媾》一折。赖宣吾在服装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画派的技法,比如用宋代花鸟画的笔法来展现“蝶恋花”,蝴蝶并非简单的线条,而是做工繁复的写实派,褂身的大朵银白色昙花也象征着瞬间即永恒,与生死盟誓的剧情相呼应。赖宣吾还用明代画家仇英青绿山水画的笔法展现水波,甚至不同的戏服还有动静两种形态。通常的菊花都是纯色,赖宣吾在明代朱有爌的《德善斋菊谱》里发现,有一种外白内红的菊花,很适合杜丽娘,尽管她的躯壳是冰冷的,但是内心会因为炽热的情感而重生,因而这种特殊的菊花绣在了《回生》一折的戏服上。绽放的花朵,是杜丽娘的热情和对爱情的追求。图说:赖宣吾讲解戏服古典园林似装置艺术柳梦梅初上场时,舞台还是一片荒芜,万物无颜色。白色的舞台地板上,巨型镜面长廊占据了小半个舞台,当杜丽娘的身影出现在镜面前,观众看到的园林依旧是黑白灰,但背面郁郁葱葱的青色已经通过长廊的反射一览无余,“双梦记”的巧思在镜面的辅助下得以清晰地呈现给观众不同空间的分隔。此次重逢《牡丹亭》的舞美设计由著名舞美设计刘科栋担任,他的代表作有《醒狮》《惊梦》《五星出东方》等。厅堂、书房等景片取自《牡丹亭》原著绘本里的画风,古人为了在平面的书页中展现空间感,会将场景画成斜角,刘科栋将这样一个个平面化的空间呈现在立体舞台上,既符合昆曲舞台的极致唯美,又能启发观众对留白部分的想象。图说:张军和单雯在排练继续往前走,排练期间乐池和舞台的衔接处拉了一道安全线,提醒演职人员不要踏空。原本乐池的敞开空间被延伸出一座45°角的亭台,地面上方空无一物,但底面边缘可见雕饰,仿佛一座园林被折叠到了下方的空间。浓厚的古典意象,和戏中的重要环节“游园”相呼应。这种一反常规跃出镜框画面、形似裸眼3D的设置,创意来自于导演马俊丰,他和刘科栋在“云创排”交流想法时一拍即合,诞生了这一颇为惊艳的舞美设计。乐池上空的区域将是重逢《牡丹亭》众多名场面的发生之处,对于前排观众将有着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也有希望是全场表演的最大记忆点之一。(新民晚报记者赵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