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等。我们的祖先连星为图,象形会意,于是有了牛郎与织女永恒的爱情故事,也有了诗人杜牧的那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浪漫巧思。《角儿来了》“七夕有喜”,邀请京剧、越剧、昆曲、黄梅戏的多位名家新秀,共赴一场“七夕游园会”,在这个美好佳节,带领观众朋友们共同感受戏曲中的独特浪漫。梁兄,我约你乞巧之期乞巧?我家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传,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七夕这一天晚上向她祈求智慧和巧艺,乞巧一词便应运而生。在七夕游园会中,越剧名家萧雅、陈飞,通过趣味横生的穿针乞巧,感受到了七夕韵味,成功取得七夕游戏信物,在这项有趣的风俗中收获了今日的浪漫与快乐。“梳妆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梳妆打扮是浓情蜜意的载体,一支口红就是爱情的信物。在七夕游园会中,京剧演员万晓慧、张建峰,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巧手制作了口红和“红双喜”,祝有情人终成眷属。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黄梅戏《天仙配》黄梅戏《天仙配》《牛郎织女》讲述着两个“天上人间”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黄梅戏剧目中的经典。黄梅戏演员张小威、潘柠静在七夕游园会中,走进田间地头、识别农作物的种子、扛起锄头播种耕田,再现古老美好的农桑生活。“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一架鹊桥实现牛郎与织女的年年七夕相逢。昆曲演员单雯、张争耀以饱含爱情韵味的戏词、戏曲动作和流行歌曲搭建鹊桥,让象征“牛郎与织女”的两个戏曲小人偶跨越阻隔,浪漫相见,以戏韵传递爱情的美好。《角儿来了》“七夕有喜”邀请戏曲评论家崔伟,通过戏曲中蕴含的典故、寓意来解读七夕佳节内涵,无论是凄美浪漫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坚守的京剧《白蛇传》、相守相伴的黄梅戏《牛郎织女》、浓情蜜意的昆曲《幽闺记》中,都能让观众在品戏的同时,感受戏曲中独有的中国式浪漫。“七夕有喜”,佳节有戏。8月20日20:34,CCTV-11、央视频《角儿来了》“七夕有喜”,与您不见不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