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花了近三个小时看完《霸王别姬》。
这是有一部年上映的电影,影片讲述了演生角的段小楼与演旦角的程蝶衣,是自小在一起长大的师兄弟。两人合演的《霸王别姬》誉满京城,他们约定合演一辈子《霸王别姬》。后来段小楼娶了名妓菊仙为妻,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随着时代风云,一起变迁。
对于生于70/80年代后的人来说,张国荣是一个熟悉的名字,而对于生于90/00年代后的人来说,又是个陌生的名字。每年有无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在同一个时间,4月1日去纪念他,他的歌曲被人们传唱,他的故事在时光里延续,他的样子,被永远定格,在不变的岁月里。
张国荣塑造过很多经典的角色:
《阿飞正传》的旭仔,
《东邪西毒》的欧阳锋,
《春光乍泄》的何宝荣,
.......
但我最爱的还是《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也许每一个人都可以塑造自己的虞姬,但是“风华绝代”这四个字只属于张国荣的虞姬。
人生如戏张国荣在拍摄《霸王别姬》之前,是没有学过戏剧的,但是他凭借着超凡的才华和勤奋的练习,成功塑造了一个”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
随着京胡的悠扬,锣鼓的敲击,名伶名角碾着小步,风姿绰约的上台。那身段、眼神、一颦一笑间手势的配合,词曲未出,已将人代入情境,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灯光之下,亮丽的是姹紫嫣红的戏服,夺目的是珠光宝气的头饰,惊艳的是行云流水的风姿,摄魂的是出神入化的唱功……遥想京剧当年,何等风光无限。只不过,这一切都已成为绝唱。在我看来,《霸王别姬》借一代名伶程蝶衣的悲剧向世人展示了京剧的历程。
片中有昆曲也有京戏,常言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虽不懂,但袁四爷是懂的,他曾评价程蝶衣”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景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我想,这话用在张国荣身上也是再合适不过了。一抹眼神,一丝表情,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无论是”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杜丽娘,还是”高贵优雅”杨贵妃,抑或“刚柔并济”的虞姬,张国荣都恰到好处地展现。
片中那段《贵妃醉酒》,最后一幕是个舒广袖的旋舞卧鱼,对于资深戏剧演员来说这都不是易事,何况是毫无经验的张国荣,但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气呵成、华美惊艳的谢幕,怪不得连饰演高力士的名家都误以为张国荣是学过几年戏的人。程蝶衣是一个“人戏合一,出神入化“的旦角,就像最后段小楼在红卫兵前说的那样,”他就是一个戏疯子、戏痴”,曾经的他因为那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不知受了多少苦,最后当他终于念对台词,他也真正走进了戏里,再出不来。他不是段小楼,他分不清生活和戏的区别,他是真虞姬,而他是假霸王。
张国荣让程蝶衣有了灵魂,他轻柔的每一步,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让人看到那个时代名家的风采。从他的眼睛里,你会看到对戏剧深沉的爱,那种发自心底的感情会触动你的灵魂。时代更迭,他却不曾改变。
戏如人生,虞姬深爱着霸王,一如程蝶衣深爱着段小楼。“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也许,这便是对“从一而终”最好的注释了吧。他的爱是如此深沉,如此专注。他唯一的希求就是和师哥演一辈子的戏,然而,最终这却成了一种奢求。他看着自己深爱的人被一个女人抢走,他无力挽回,只能含着泪,咬着唇,心里却流着血。他以为宝剑能唤起小楼的回忆,但他永远不明白,他和他终究不在同一个世界里。大概只有张国荣才能懂得程蝶衣的那份心情,也只有他才能真正自然地表现出来。
“虞姬为什么要死?”
十一年后,当他们都经历了无数沧桑世事,在那最后一幕的《霸王别姬》里,程蝶衣用无声的语言将答案告诉小楼。因为,我爱你。究竟如何判定一个人的演技?我曾这样问过我的朋友,她说,我不知道有哪些专业的评判标准,我只知道,我会被他打动,这就足够了。
张国荣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有着超凡的悟性。在他的表演里,你会忘记他是张国荣,你只记得那个角色。程蝶衣在舞台上的虞姬,让袁世卿“有那么一二刻,如入恍惚,真以为虞姬再世。”而张国荣在舞台上的程蝶衣,给观者的或许也是一样的感受。你会被他带入到其中,跟着他的心情,或喜或悲。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张国荣?
曾经,我被这个疑问困惑着,后来才慢慢明白,大概就是他的魅力吧。无论他的为人,或是他的才华,都让人惊叹而折服。只是,天妒英才,而那最后留下的字句“我一生未做坏事,何至如此”,看了不禁心酸。
谨以此文,纪念他——永远的哥哥,唯一的虞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