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之名这场研讨会共话昆曲百年传承和创新东方网记者包永婷7月18日报道:“昆曲百年传承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是古典艺术在现代社会继续生存并呈现出旺盛生命力的独特范本。昆曲百年传承的奇迹,与上海这座中国最典型的现代城市息息相关。”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说。7月16日至18日,由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昆剧“传”字辈从艺百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国内四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传”字辈昆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推进昆剧艺术在新时代的守正与发展、传承与传播。自年昆剧传习所在苏州建立,“传”字辈开启了20世纪昆曲艺术的新篇章,“传”字辈的学生也成为20世纪后期至今昆曲舞台的中流砥柱。年是“传”字辈从艺一百周年,也是昆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在主旨演讲中,傅谨表示,昆剧传习所虽然办在苏州,但它主要由上海的实业家和昆曲票友们发起并通过持续的资助而完成其“传”字辈的培养大业。年成立的华东戏曲研究院极具前瞻性地将当时星散在各地的十多位“传”字辈艺人集中在一起,这也是虽然上海戏曲学校成立时间比浙江培养“世”字辈和江苏培养“继”字辈稍迟,却最出人才的原因。“现在回头看昆曲‘传’字辈的价值是了不起的,因为在人身上,而不是在一个具体的剧目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罗怀臻认为,从厅堂到剧场,演艺环境的改变推动了昆剧表演的转型和发展。当下,昆剧表演艺术出现了向一百年前的传统积极回归的趋向,昆剧表演艺术的守正与创新,正是在变与不变的循环往复中与时俱进、向前发展。活态传承注入传统文化专家学者们对“传”字辈艺术的盛衰、传承以及生存发展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锡山从上海曲家的作用、昆剧《十五贯》的创演等多个角度论证上海是“传”字辈创立、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舞台。“传”字辈艺术家被誉为20世纪中国戏曲的一代传奇,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视角总结“传”字辈艺术家的历史经验与成就。在复旦大学教授江巨荣看来,“传”字辈昆剧表演艺术家始终以深厚的功底为基础,在新时代条件下,汲取有益的思想理论成果,在新的审美需求中,遵循程式而不拘泥于已有程式,必要时演绎出新的程式,以完善曲唱和表演形式,更好地塑造人物、反映时代精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陈均指出,自年起,青春版《牡丹亭》的巡演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影响了此后昆曲的运作及审美方式。作为该剧的总导演和艺术指导,汪世瑜将其对于昆曲小生艺术的经验与思考倾注其中,继承昆剧“传”字辈里小生的代表人物周传瑛的表演艺术,结合自身的表演经验,形成了新型昆曲小生艺术。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晓强调,昆剧作为非遗保护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活态传承,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文化艺术无从谈传承。上海大学教授、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教授蓝凡也提出,“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艺术来说,保护、传承和再创造是一个统一的辩证关系,也是昆曲存在与生存的根本之道。昆曲的再创造正是为了传承,传承也正是为了保存。”“传”字辈表演艺术助推昆曲传播针对“传”字辈昆剧表演艺术与传播这一议题,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任国征认为,“传”字辈表演艺术助推中国昆曲话语权传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传”字辈表演艺术、中国昆曲话语权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系统分析“传”字辈表演艺术的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戏剧戏曲学教研室主任张一帆详尽阐述了电影《十五贯》不仅保留了“传”字辈艺术家的影像资料,在戏曲艺术与电影艺术两方面都做出有益的探索,在《十五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北京师大文学院研究生程涵悦提出,由“传”字辈主演、于年上映的昆曲电影《十五贯》对于浙昆在“数智文艺”的理念下推进戏曲的演绎与传播有颇多启示。苏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王珊珊认为,昆剧《挡马》的创排过程融入了“传”字辈艺人对昆剧表演的理解,其传承过程是“传”字辈及其弟子对南昆武旦艺术的坚持和发扬,其在昆曲舞台上常演不衰的结果也启迪现今昆剧之发展。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李霖通过对国内外德译本《牡丹亭》演出的梳理,阐析了“中戏德演”的演出形态及其为当下中国戏曲“走出去”且“留得下”提供的启示意义。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的主任夏萍表示,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为“传”字辈艺术的研究打开了全新的维度。虽然研讨会时间不长,但我们对“传”字辈艺术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不会止步,对昆曲艺术的思考和创新不会停下!本文来源:东方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