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刘蓬当代大学生美育实践路径的构想

白癜风可以生姜擦吗 http://pf.39.net/bdfyy/bdfhl/150806/4673229.html
?点击上方蓝字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右上角“...”→“设为星标”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形态,导致其美学精神及美育内涵有所差异。西方对世界的认知首先肯定“有”,强调实体存在。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美学,从开始就以区分——划界的思维和对客观世界分类研究的方式,进一步把美与真和善区别开来,形成了具有学科形式的区分型美学。而中国的老子则认为“无”是真实世界的天地万物之源,宇宙大道起始于无,大道无形,万物相关,天人合一,这种关联-交互的整合型思维在对审美现象的把握上,讲究真美相连,美善相乐,发展形成了非学科形式而有理论内容的关联型美学。

我国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以马克思美育思想、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制定美育政策的。我国美育政策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教育政策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保障。

面对不同类型、专业的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美育教育,亟需梳理共性规律,开拓新路径。由于东西方文化对审美对象的把握具有不同思维方式,从而形成了不同形式的美学体系和美学形态。因此,我们认为围绕追求自由的审美境界和完善自我的美育内涵,是实践美育教育的共同路径。同时,还要遵循美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地制宜开展工作。

一、艺术与科技融合,形成协同创新、以美育人的教学体系

从王国维到蔡元培等为代表的现代学人,参照西方学术观念和方法,立足于中国学术传统,开始了现代中国美学的构建。蔡元培深受康德和席勒的影响,从改造社会大目标着眼,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美育理念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我国从二十世纪之初逐步以多种艺术形式为载体,从新式学校开启了美育教育。如年南开中学成立了最早的新剧(话剧)业余演出团体——南开新剧团,以新剧引来美育“新风”。少年周恩来当时在南开新剧团担任布景部副部长,和同学们一起通过创作实践,感受戏剧之美,推动进步思想的影响。再比如现代著名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素质,引导学生从热爱生活入手培养美的"艺术心",增强年轻人的创新能力。他还努力尝试打通学校与社会的壁垒,用民众喜闻乐见的美术教育来提高民众的审美趣味、审美能力,以达到美化和改善生活环境的目的。新中国建立后,大学以西方分类研究法建构的学科体系,形成了长期以来文理分科的局面。尽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被不断强调,但理工科学生的教育仍以专业理论和科学素养为主,在人文审美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并没有从本质上认识美育的重要性。跨越21世纪前后,西方现代美学发展形成了环境美学、生活美学等新型美学。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到信息高速互联和多元文明互动的当今时代,东西方呈现出根据各自民族特色,构建多元文明互动的“交互型”美学的新动向。因此,当代大学生美育教育的核心,应该重点体现在提升对美的感知力上,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于一体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大学开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开展美育教育探索与改革。如华东理工大学在美育与专业相融合方面,学校开设了“艺术与化学”通识选修课,通过邀请艺术家、艺术作品进课堂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艺术中的化学美,发现化学中的艺术美,演绎高雅艺术与化学的融合。如,“南青北白”五大名窑瓷器进课堂,向学生讲解瓷器文化艺术与陶瓷材料的物理化学属性;采集学校十二种花草研制香水,将校园文化元素与化学有机结合。“艺术与化学”通识选修课,通过艺术与化学的融合,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感悟化学中的艺术美,实现美育与专业的融合。设计学天然地与艺术和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相关专业教学注重艺术与审美相关课程设置,使学生对美学原理有很好的学习体悟和实践锻炼。

二、专业与业余互通,搭建校际对接、以美培元的交流平台

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批判地继承了席勒的美育理论,认为须从人类历史实践的宏大视角看待人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审美和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人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故此,美育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相关。当今,在我国以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战略的新时代,美育对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推动力。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都是不可分离的,他们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其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要达到艺术和理工农医等学科的跨界交叉融合,还需要建立一套打通壁垒,整合资源,建立交流平台的机制。自年昆曲被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北京的多所各高校先后成立了戏曲社团,通过普及昆曲艺术,开展美育教育。其中就包括北京大学京昆社、清华大学学生京昆协会、北京师范大学以雅昆曲社、首都师范大学昆玉曲社,以及中国戏曲学院菊新曲社、中国传媒大学京昆社、中央美术学院滋兰昆曲社等等。师生们定期举办北京高校京昆社团雅聚“曲叙宫商”,形成一个以艺术交流为手段的美育教育合作平台。

除了充分发挥学院内部多学科交叉优势,在教育资源上采取内引外联的路径也被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