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剧作家、昆曲监制……尽管身份多元,但白先勇始终是一个作家,他笔下塑造了多篇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的作品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和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及舞台剧。创作之余,他也不遗余力推进中华优秀古典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红楼梦》研究与昆曲传承上成就斐然。
年年初,《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简体版出版,时年已八十高龄的白先勇依然亲力亲为,参加分布在台湾、北京、香港等地的新书发布活动。
年3月30日,晶报记者在香港沙田凯悦酒店独家专访白先勇,从关于《红楼梦》的版本和作者争议说开去,听他畅谈《红楼梦》研究的种种。在白先勇看来,选择合适的版本对于研读《红楼梦》至关重要,尽管他一再强调程乙本更为可读,但其实他本无意陷入红学的版本讨论中,只希望为读者提供另一种阅读的选择,“读者自己会判断、思考。”作为一个小说家,他把《红楼梦》当作最伟大的小说来解读,认为它是一本中国文化百科全书,不仅写家族衰落,更写尽人生。
在此之前,爱昆曲成痴的白先勇于年将《牡丹亭》重新改编,创造出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青春版《牡丹亭》,此后接连在国内外陆续巡演10年。
年1月6-8日,白先勇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首次登陆深圳。当时在接受晶报专访时白先勇表示,他对传统文化承继有焦虑感,因为文学是渐进式的挽救传统文化,而昆曲是活生生的表演艺术,它同时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美、听觉美、文学美都包涵在内,这些都是中国古典美学最高、最纯粹的美。更重要和急迫的是,昆曲艺术正面临失传。因此,他连续十余年致力于昆曲艺术的传播,被称为“昆曲义工”。
白先勇主张“以历史的沧桑来写历史”,也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晶报曾多次独家专访他,记录下他在不同场合中优雅大气的文人姿态。
▲晶报记者专访白先勇。
▲白先勇为书迷签名。
▲白先勇与书迷合影。
记者:段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