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戏曲鉴赏类书籍不同,《中国戏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作者李楯不是职业演员,也非专业研究者。供职于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他的职业身份是法学家、社会学家,却缘何对戏曲情有独钟?他写给大众的戏曲普及读物又有哪些特殊之处?
原来,李楯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少时学戏,接触过姜妙香、梅兰芳、俞振飞、侯玉山等著名京剧、昆曲演员。他年入俞平伯创办的北京昆曲研究社,年至年任北京昆曲研习社副社长。他爱戏、懂戏,至今还登台演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京、昆都演,生、旦、净、丑都来,文的、武的都来”。他讲戏,承袭齐如山、王元化、刘曾复诸先生一脉,又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中国戏七讲》的7个章节分别是“作为‘非遗’的中国戏”“在过去那个年代,‘活在戏中’的人”“戏,何以‘中国’”“中国戏的质态:从可欣赏的技艺看”“中国戏:表达及传承了什么”“从‘社会’角度看与‘戏’相关的‘人’”“放在大历史中去看”。作者注重从社会学角度,结合自己看戏、唱戏、演戏以及与京剧名家和票友接触的经历,还原中国戏产生的文化土壤,对其主题表达、美学特质、历史沿革、互动形态等做抽丝剥茧式的解读,尤其注重中国戏与中国人的密切关系。
作者认为,戏,是诗、词之后“最中国”的抒情方式,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认知、思维、记忆、表达和交流、互动方式。本真意义上的中国戏,要从中国戏(以京剧、昆曲为代表)的可追寻处(可听、可看处)讲起,而非停留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中以文字钩沉;要突破舞台上占支配地位的西方戏剧理论范式,用中国戏曲自有的语汇去理解它的独特之处;要突破艺术和娱乐的狭义层面,在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广阔空间里,理解它何以成为中国人生命的组成部分。
比如书中对以前的观众不识字却能听懂昆曲这样解释:以前的大村小镇、市井码头,很多人都会唱昆曲,甚至在冀中一带的农村都有三四十个昆弋班社,农民对昆曲非常熟悉,老太太都能看出演员偶尔戴错的盔头。清代康乾年间,有个说法是“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收拾起”是昆曲《千忠戮·参赌》中的曲词,“不提防”是昆剧《长生殿·弹词》中的曲词。作者认为,七八十年前,乃至更早以前,“戏,是那时人文化基因序列中的一段染色体;人是‘活’在戏中的,戏,是人生命的一部分”。在李楯眼中,过去的人们看戏不仅是观众,更是“参与者”,戏曲与他们的整体生命经验息息相关。
对中国戏的文化主题,该书做了如下概括:“百年身,千秋笔,儿女泪,英雄血”。仅就“英雄血”说,那是《单刀会》中关羽面对大江滚滚而去,想到赤壁鏖兵,想到那些风云人物,说的一句“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是京剧《霸王别姬》中项羽说的“天亡我,非战之过也”;是昆剧《钟馗嫁妹》中的“沦落英雄奇男子,雄风千古尚含羞”。这种文化主题又给生活于浓厚戏曲氛围中的中国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了观点提炼和总结,《中国戏七讲》的精彩之处,还在于对京昆表演艺术家和著名票友生平故事的介绍,有些来源于作者与他们的直接交往。比如书中忆及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文史专家朱家溍哪一出戏演得精彩,作者如数家珍。因多次同台,作者深有体会,在书中发出赞叹:“他会的戏,和他的表演,可以说超过今天专业剧团的很多人。”
《中国戏七讲》在结构上做到了点面结合,史论互见,在各章内部穿插了27出经典好戏的详细品鉴,举凡《打渔杀家》《长生殿》《牡丹亭》《霸王别姬》等经典京昆剧目,都有重点赏析,以帮助戏曲“小白”打开亲近经典的方便之门。
正如作者所说,“这是一部可以在不同层面去读的书,可以随便翻翻;可以从不同于论文的口语中去发现、思考与传统中国戏、与艺术、与社会有关的问题;可以举一反三,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认知和思维的品性。”(本报记者张鹏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