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生
年8月19日、20日,北方昆曲剧院在梅兰芳大剧院连演两天新创剧目《宋太祖千里送京娘》。
1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不见于正史,为小说家言。前有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后有清代乾隆朝吴璿《飞龙全传》,敷演赵匡胤创业史,第十八、十九两回也说的这段故事。冯、吴两个版本大同小异,且吴璿版本大段词句照抄冯梦龙。
故事情节是赵匡胤汴京大闹御勾栏,惹怒五代后汉末帝刘承祐,逃出避祸,在清幽观发现被贼人满天飞张广儿、着地滚周进掳掠的蒲州解梁县女子赵京娘,于是出手搭救,认作兄妹,千里护送还家。途中杀了张、周二贼人。京娘对赵匡胤暗生情愫,先以肢体接触试探,后又表白愿以身报恩,为匡胤所拒。及归家,家人言男女授受不亲、一路行来名节有损,欲将京娘许配赵匡胤。赵大怒,自己为义气而来,反被误会贪恋女色,愤而离去。京娘羞愧自缢。《飞龙全传》后面还有京娘阴魂送别赵匡胤,匡胤言道:“贤妹你生死一心,足见贞节。又蒙阴灵照护,盛德难忘。愚兄后有寸进,便当建立香祠,旌表节烈。”《警世通言》故事最后赵匡胤继位,念及兄妹之情,派人寻访,得之死讯,封为贞义夫人,建祠祭祀。
不论哪一版故事,赵匡胤性格都刚直、粗鲁,都没有表示对京娘有爱慕。所谓爱情是京娘单方面的,出发点是报恩。两版故事所肯定的是京娘的“贞”,这种“贞”站在古人立场上或许可以,赵匡胤是要做皇帝的人,与他有瓜葛的女人,不能再与别人成婚,但又要塑造赵匡胤不恋儿女私情的形象,怎么办,只有让她死掉。
如此古典小说中的“送京娘”,并不能算一个爱情故事。
在传统戏剧中则有另一种设计,京娘既可不死,又能凸显赵匡胤大义。描写赵匡胤的剧作,先有元末杂剧罗贯中《宋太祖龙虎风云会》,这剧中没有京娘故事,最为知名的《访普》一折,至今仍是昆曲经典剧目。明末李玉又做了一部《风云会》传奇,有一折《送京》,但设定赵京娘是赵信之女、后来宋朝开国宰相赵普之妹、赵匡胤把兄弟郑子明未婚妻。由是,赵匡胤送京娘一下给两个左膀右臂卖了人情。这样,京娘自不必死,而二赵间更不能有爱情。在《风云会》和《飞龙全传》中,赵匡胤的爱情对象都是《斩黄袍》里“孤王酒醉桃花宫,韩素梅生来好貌容”的韩素梅。
六十多年前,北方昆剧院老艺术家侯永奎等根据《风云会·送京》创编了昆曲单折剧目《千里送京娘》。此剧唱腔优美、身段漂亮,又有北方昆曲昆弋并重的特点,是侯(永奎)派武生代表剧目。其中生旦分别以“杨花点点满汀洲”起唱,京娘落到“春愁”,赵匡胤落到“国仇”的对唱,成为新编剧目著名唱段。此剧也是北昆保留剧目,侯永奎、侯少奎父子,北昆名旦角李淑君、洪雪飞、史红梅,此次演出的杨帆、邵天帅,几代演员都演出此剧。其他昆剧团学习、搬演此剧的也不在少数。可以说《千里送京娘》已经成为昆曲新经典。
2
《千里送京娘》创编虽然脱胎于《风云会·送京》,现在演出时也常写作《风云会·千里送京娘》,但已与李玉原作有相当大的差别。李玉原作此折重在杀贼,还有大段还家后与京娘母亲的对话。《千里送京娘》50多分钟的演出中,戏不到一半贼寇已被杀退,这前半程中还包括将《风云会·闹观》一折交代京娘身世、被掠经过简化介绍的部分。后面戏码则在二赵间展开,既有京娘对赵匡胤的爱慕,也有宋太祖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还有“只恨千里路程短,更怨离别太匆匆,万里鹏程多珍重,且莫忘关西有人悬望中”这样的伤离别。
《千里送京娘》内容已向《警世通言》等话本靠拢而又加以变化,没有了郑子明未婚妻的设定,赵匡胤虽仍旧拒绝京娘,但已然“道是无情还有情”,也不像小说中那般粗鲁。剧中没有沿用京娘以身报恩的设定,毕竟这种“封建”想法与当时新时代观念不符,京娘也不能死,不能为“贞节”而死。《千里送京娘》中京娘见赵匡胤与贼人相斗虎步龙形好不威严乃生爱慕,虽然略快了些,但在特殊紧张环境下也有合理之处。何况一见而钟情在传统戏曲、小说中本身就自带合理性,看一眼、说几句话就要私订终身的故事不要太多。
《千里送京娘》虽是单折剧目,对前情和后续交代比较简略,重在护送途中两人的心理、情感,但故事并没有不完整,特别是结尾部分,相识一场有缘无分、各奔西东,配合演员精湛的表演非常感人。
演了60多年,会有人对这个结局不满意,希望二赵故事后续能更丰满。于是今年北昆在《千里送京娘》基础上又创编了《宋太祖千里送京娘》,将50多分钟单折扩充为2小时大戏,也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想法。北昆当家武生、侯派传人杨帆导演并饰演赵匡胤,复排多部传统经典、广受好评的邵天帅饰演赵京娘。
本次创编更贴近《警世通言》故事设定,一些60年前没有采用的情节被融入新剧中。开场先用序幕交代赵匡胤如何逃离汴梁,到恒山清幽观找叔父赵景清避祸。随后一、二折讲京娘入观还愿、遇贼,赵匡胤发现京娘,赵景清说破缘由,太祖认妹、杀贼。在武戏上,多了一些打斗内容,将原来把二贼赶走改为小说中的杀死。可是内容的增加并没有比《千里送京娘》最初十几分钟更精彩,包括武戏。对看过原剧希望新创编能有新体验的观众,可能会感到这部分只是给原剧加了一个解释前情的帽儿。
第三折进入老本主体内容,增加夜宿叙衷肠段落,这也是《警世通言》中的一段。这种改编无可厚非,但考验新编者的功力,怎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本京娘在一折中先惊惧又狼狈,再战贼进而产生爱意,是有过程的;改后一进入第三折京娘就展开爱的攻势,喜形于色,不免让观众觉得刚顾过命来就想这个,京娘是不是心太大。
老本中,二人观景用苍松三春花、落花流水、鸳鸯鸿鹄为隐喻,各自表明心迹,妥帖含蓄。新创本则先是京娘问赵匡胤对岸是什么,待说出是娲皇宫,京娘故意引出女娲、伏羲兄妹成婚的故事,第一翻就说得这么直白,后面又回到含蓄的鸳鸯鸿鹄,似乎不符合表达先隐后显的一般规律。
3
新编本保留了老本经典唱段、身段,如“对对鸳鸯”和“杨花点点满汀洲”和京娘过桥撒娇的身段。也增加了一些唱段、宾白,如传为赵匡胤所作咏日诗“赶却残星赶却月”以言志向,是合理的。但有些词句,如“沙场征战是我理念所至”和后面第五折赵匡胤念引子中“推翻后汉昏败王朝”,似乎过于现代。老本唱词、宾白好处在于,听着就是传统戏而不是新编戏,是戏曲中古人该有的语言,相比新创本就显不足。
第四折归家、议婚,赵匡胤留下一份口头承诺创事业去了。这里情节没有按照小说故事戛然而止,而是还要发展下去。按照传统戏演法,要么是《白兔记》刘知远式的十八年后再相会,要么是《武家坡》薛平贵式的十八年后再相会,不论哪种,按现代观念这样的男主多少有些“渣”,和本剧要塑造的重情重义赵玄郎不太搭界。
虽然戏曲乐队早已交响化,本剧还是走得更远,小提琴多次成了主奏乐器,改变昆曲乐队笛、鼓为主的传统。第五折,太祖皇爷伴着交响乐登台,情节却还是按照老剧样子发展,建立大宋、登基坐殿才想起京娘,差高怀德打听下落。熟悉历史的观众知道,陈桥驿黄袍加身前,赵匡胤已跟随郭威、柴荣身居高位,虽然常在军中,也不是没有庇护家眷的能力。得知京娘为躲避逼婚在娲皇宫出家,于是赵匡胤摆驾娲皇宫。
灯光一变,京娘叙述离家前情,观主告知前几日寻你的官兵又来了,气势汹汹,似乎要掳走你。京娘慌张就从后门跑了。本来只是跑,到后山并无人追却跳了水,死时还给赵匡胤留诗一首。高怀德组织寻妃活动,怎能无人先打前站,先庙中布置。来人知是为皇上寻妃,怎会不离着娲皇宫十里地就作出恭敬态度,何以会气势汹汹。高怀德能如此不会办事吗?
赵匡胤见京娘投水派人去捞,这里本应极悲情,该大力烘托气氛,却插了一段武行洑水的表演,跟头翻得观众连连叫好,本该随剧情酝酿的情绪却消散了。这时赵匡胤再出来悼念京娘,观众也没有真情可感。当“太祖将邯郸武安太行三峡秦晋渡口滴翠湖封为京娘湖”这一大串地名说出时,京娘的命运仿佛最终止于一个不太合逻辑的新编景区风物故事“印象京娘湖”。
总演《游园惊梦》,观众也想看看全本《牡丹亭》。《水浒记》也不只《活捉》一折美,但《宝剑记》还看《夜奔》,《虎囊弹》还是《山门》好。全或不全,在于哪个更精彩。祖本未必胜于改编,《风云会·送京》演来可能不如《千里送京娘》引人入胜;变换了《焚香记》的情节,川剧《情探》也是好戏。改与不改,还在有无生花妙笔。图片来源/北方昆曲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