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民国时代的大家闺秀,到新时代、新世纪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张充和这个名字,一直以来都是无法忽视的存在。她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古典文学及艺术造诣,在现今这个时代,即便不是独一无二,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位被称为“民国时代最后一位才女”精彩纷呈的人生故事,可以从她的口述回忆录《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中更丰富立体地感受到。
年轻时的张充和在苏州家里生于年的张充和,是著名的“合肥四姐妹”中的小妹,在合肥和苏州度过自己的年少时代,之后在上海和北京求学,抗战时期辗转于昆明、重庆等地。年,她和在北大任教的美籍犹太人傅汉思结婚,年,随傅汉思赴美定居。
回忆录《天涯晚笛》由张充和口述,旅美华人作家苏炜执笔。在年到年间,苏炜的住所和张充和离得很近,因此他得以“时时傍在张充和老人身边听故事,学诗习字,听曲品茗,受教受悔……”最后整理写成了这本口述实录。
张充和谈自己的身世
我出生在上海。那时候,我父亲张武龄刚刚把全家从合肥搬到上海不久,一家人挤在一套五开间的房子里。生我的时候,我已经是母亲生的第四个女孩,在那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母亲自然是很有心理压力的。我祖父家里有五房太太,五个长辈女人都是寡妇,都随我父亲到上海来了,五个婆婆我母亲都要照顾,母亲要顶起一个家,多累呀。我们张家的孩子都是奶妈带大的,可是生我的时候,我的奶妈没有奶了。听说那时候只能给我喂糖水,我不肯喝,夜里不睡觉地哭闹。我母亲就只能整夜整夜地抱着我。我的二叔祖母从合肥到上海来看我们,心疼我母亲,想为她分劳,就说:“大少奶奶,能不能把小毛姐(我)给我做个伴?”我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识修是二叔祖母的法名,她的父亲李蕴章是李鸿章的四弟。李蕴章没有官职、没有功名,但因兄弟们都在外谋事,他便成了一家之长,既要主持家务,还要负责家族后代的教育工作,识修被培养得很有学问和修养。
识修嫁给了张充和的二叔张华珍。张华珍去世很早,他死后其妾殉节饿死,后来识修的女儿、外孙也相继过世,她便皈依佛门,过着青灯古佛的生活。
那个时候张充和才出生八个月,她跟叔祖母住在合肥,一直长到十六岁,叔祖母去世,她才回到苏州自己家。那时,她母亲已过世好几年了。
张充和回忆:“我的祖母是了不起的人,她待我又像祖母,又像妈妈,又像老师。”
叔祖母对充和寄予厚望,在充和年纪稍大些,就为她四处物色好老师,为了请到名师,不惜多花几倍的价钱,要确保他们真心教授充和。比起她的几个姐姐所接受的新式教育,充和虽然在16岁之前没学数学、英语等课程,但她在古文方面的功底是最强的。
张充和四姐妹和她们的父亲张武龄张充和的父亲张武龄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虽然他没有进过一天学堂,但接受的却是新派的教育。他很早就开始学英文、法文,后来在苏州创办学校。先办的是男校,见女学生少,就干脆自费办起了女校,名字叫乐益女中,学校提倡新式教育。
在这种开明的家庭教育氛围下,张家四姐妹的婚姻大事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成就了一桩桩美谈。大姐张元和嫁给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昆曲大师顾传玠,二姐张允和嫁给著名的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姐张兆和嫁给著名作家沈从文,而充和在35岁时嫁给了美籍汉学家傅汉思。
张充和回忆昆明时期的生活
年,三姐张兆和与沈从文结婚,张充和来到北京。年,充和报考北京大学,虽然国文成绩满分,但数学成绩却是零分,当时在是否录取问题上引起争议,当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了她。
在北大时,闻一多是充和的老师,教他们楚辞课,他用吟诵法给学生吟唱,很好听很有情境感。听说充和在学写字,闻一多刻了一个章子送给她,充和一直珍藏在身边。
年夏,张充和与元和、兆和及宗和抗战开始后,张充和随自己的三姐张兆和一家迁移到西南,张充和曾在西南联大任职,给教育部编高中的国文教科书。她回忆:
我们几个人——朱自清管散文,沈从文管小说,我管诗词歌赋、唐诗宋词。编书给我钱,钱从西南联大汪先生那里拿,朱、沈都不拿钱,他们有联大的薪水。开始我住在城里,来往的朋友大都是西南联大的。跟闻一多很熟,他有时候过来吃顿饭,他好酒,我们不喝酒,就他自己喝。后来日本人的轰炸一来,我们就住到乡下去了,这个印章,是闻一多托人带到乡下给我的。
充和说,朱自清,闻一多等人都是她老师辈的人。“朱自清话不太多,人很好,很和气。他一边在西南联大教书,一边参加编书,他平时不常来,编书才在一起。他个性严肃,不爱讲笑话,所以虽然很熟,但私交不深。”
闻一多性子刚烈,朱自清则脾气很好。大家都传说的朱自清因为不肯吃美国面粉而饿死的,充和说这不像他的秉性所为。在白话文运动刚开始不久,她说看朱自清和冰心早期的写作,都有点“酸的馒头(sentimental)”,比较感伤、滥情。
谈起西南联大的事,充和显得特别开心,往事如烟如梦,虽说许多当年的人早已离世,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却让回忆的人久久难以忘怀。充和说:“那时候,几乎每次大家一起吃饭,饭桌上,我都是年纪最小的,二十几岁,却跟杨荫浏,杨振声他们玩在一起……”
在西南联大时期,张充和正值青春年华,她美丽大方、端庄大气,为人开朗活泼,又会写字又会作诗,昆曲也唱得堪称专业水平,身边很自然就吸引许多人。
张充和戏装照张充和后来辗转到重庆,在教育部任职。因为在重庆登台演唱昆曲《游园惊梦》而惊艳众人,张世钊和沈尹默为此写诗唱和。有一次章士钊作诗一首,将充和比作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诗里说:“文姬流落干谁事,十八胡笳只自怜。”
章士钊的诗通过沈尹默传给充和,她一看就生气了。因为抗战从苏州流落到重庆,都是在自己的国家里,怎么能跟因为被匈奴打败,流落到西域嫁了胡人的蔡文姬相比!她沈尹默说,这是“拟于不伦”。沈先生知道充和真生气了,就赶紧写了和诗打圆场。
张充和与卞之琳之间的“罗曼史”: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卞之琳的这首诗,生动而传神地吟唱出爱情与人生相映成趣的美好画面,成为他所有诗作中最著名的一首。据说这首诗是卞之琳写给张充和的,但晚年的充和却否认了这个说法。
当时卞之琳苦恋张充和,但充和却称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爱情故事,说‘苦恋’都有点勉强。我完全没有跟他恋过,所以也谈不上苦和不苦。”
年,张充和与卞之琳在苏州张充和与卞之琳都曾是北大学生,张充和年入校,而年考入北大的卞之琳已经毕业了。后来他们在沈从文家里碰面,卞之琳对充和一见钟情、一往而深,开始了热烈的“苦恋”或称之为“单恋”,他一直给充和写信,但或许太过于含蓄,充和也就任他“自说自话”。
张充和说她并不喜欢卞之琳不开朗、孤僻的性格,她从一开始就不“惹”他,她怕一惹,卞之琳就认真了。她说:“我其实常常和别的人单独出去玩。唯独就是不能跟卞之琳单独出去,我不敢惹他。”
但他们也一直是朋友。充和说:“随后我就跟汉思结了婚。我到美国后,卞之琳还来过信。我听说他直到四十五岁才结婚。‘文革’结束后我到北京,他专门要请我的客,我还到他家见到他的夫人。呵呵,那就是一种老朋友的感觉了。”
虽然未成眷属,但俩人绵延半个世纪的友谊也是弥足珍贵。
张充和:大家都喜欢的,我未必喜欢呀
提到民国几段有名的罗曼史,徐志摩与林徽因、陆小曼,郁达夫与王映霞扥个,张充和说“陆小曼我倒是见过的,那是战后在上海,不知和谁一起见的她,不过那时,她已经很见衰老了。”
年,徐悲鸿所画的陆小曼过了一会儿充和又补充:“不过我对陆小曼,却有不错的印象。记不起是什么样的场合,谁介绍我认识的她,反正是在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的时候,她人很温雅,话不多,也会唱曲,一笔山水花鸟画,画得很像样子……”
谈到林徽因,张充和说:“大家都喜欢的,我未必喜欢呀,就像林徽因,大家都喜欢她。在昆明的时候,她爱说话,永远是众人的中心,只要有她在,大家就得都听她的,没有别人说话的时候……”
有时候,人的个性并不会因年老而萎缩、模糊,虽然已近百岁高龄,但在苏炜的记述中,张充和日常的说话语气和言述风格,基本上是优雅蕴藉中带着直白明锐。她天性怡淡、与人为善,并不希望自己的话语太过于尖刻,因此修饰了棱角,保留了岁月的宽厚和温润,正如她的《山居图》,宁静、高远、留白、淡出……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这是张充和为友人写的旧诗句,也像她精神世界的写照——恬淡、高远,透着淡淡的哀伤。
人生重情重义,却可淡看聚散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