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来自:好妹妹乐队(想了很久,不知道分享什么音乐,姑且一份戏曲风格的曲子好了)
我小时候并不爱戏曲,第一次听戏是十多年前在安庆。一次偶然机会听了黄梅戏大师出演的《女驸马》,当时瞬间被震撼,原来台下听戏和电视里如此不同,是可以被感染,有一种强烈的带入感。后来在苏州听了昆曲,便第一眼爱上了她。
昆曲是活着的园林,所以你可以像看园林一样,窥视这样的美。朦胧和清晰之间,就是时光隔开的六百年。江南的先民们,把时光的晕染,用水袖的挥舞涂抹在舞台之间。心底如果够柔软,又何处不是江南?
昆曲也是太湖的涟漪,穿越千百年的唐诗宋词,在元曲上汇集到了一处。一个朝代,接着一个朝代,多少文人笔墨的兴衰,成就了昆曲美的内在。任何有悠长历史的民族都有自己集大成的代表艺术,这种艺术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时代的创造,而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沉淀。
昆曲也是一杯碧螺春,淡淡的,不浓烈是她本来的滋味。江南的茶大都清淡,也不耐泡,大概是为了让你珍惜当下转瞬即逝的时节变迁,因为这样的淡,才会让人更加着迷,专注的去细品。
有少许文艺青年把昆曲视为高雅的艺术,甚至有点高不可攀,我倒是不这样看。所谓高雅都是来自心的分别,只要经历过,真心的喜欢,是可以英雄不问出处的。我常常也听不懂昆曲的唱词,能喜欢是因为那样的氛围会感染我。水袖灵动,咿咿呀呀的水磨腔和江南小镇的流水一样深入心田。
昆曲是带有江南地域性格的曲艺文化,如果你喜欢昆曲,一定也喜欢江南,也会喜欢园林,这是一体的。就是这些元素,才构成了完整的江南。
任何文化都需要亲历,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就和认识人一样,网络千言万语,不如见面一个眼神。除了文字的修饰,和言语的妆点,更重要的是感受,是感觉。如果昆曲是个美人,你不能用现代的时尚潮流观点去评价一个美人某些部位是不是美,是不是大小适合,这样的评价只存在于快餐时代的速食趣味。
一个人,是一个整体,只有放在整体去看,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印象;一个文化,也是一个整体,所有元素放在一起,才构成这个文化的气质和韵味。一张照片,更是一个整体,站在恰当的距离,才能看到一些感受。如果贴的太近,看到的都是数据和技术而已。
一切所相,皆由心生。但我却留恋这样淡淡的,不浓烈的美。愿更多的人爱上江南,爱上昆曲,爱上园林。
图文版权:细草(郑波)
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