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有第二国剧之称,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它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越剧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01起源
越剧最初是从曲艺“落地唱书”发展而成,清咸丰年间,由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柄所创。落地唱书是浙江嵊县以马塘村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绍兴文戏等。艺人初始均为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
女子越剧在上海立足后,为适应环境和观众需求,一批越剧从业者进行了变革,称为“改良文戏”。各剧团、班社竞相编演新剧目。解放后,越剧开始复兴,并在各地获得大力发展,并走出国门。
02经典剧目和艺术名家
越剧从说唱艺术演变成戏曲后,剧目来源主要三方面:一将原唱书节目变成戏曲形式演出,如《赖婚记》、《珍珠塔》、《双金花》、《懒惰嫂》、《箍桶记》等剧目。
二、从兄弟剧种中移植,如从新昌高腔移植的有《双狮图》、《仁义缘》、《沉香扇》等剧目,从徽班移植的有《粉妆楼》、《梅花戒》等剧目。三、根据宣卷、唱本、民间传说的故事编写,如《碧玉簪》、《蛟龙扇》、《烧骨记》等剧目。
越剧老一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非常多,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派)、傅全香(傅派)、徐玉兰(徐派)、王文娟(王派)等等,她们都为越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深受戏迷们的爱戴。
03越剧《梁祝》的著名唱段欣赏
天乃蝶之家,地乃蝶之灵,云乃蝶之裳,花乃蝶之魂,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
离故乡,别亲友,求学杭城,一路上,阅尽了,春色满乾坤。
蝴蝶翩翩河边飞,草木清风也醉人。山伯本是一介布衣,庸碌却难慰平生。
读书诵经效先贤,发愤苦学求取功名。
遥遥望,万松岭,书院檐角,
春风化雨云飞扬,心随燕子任翱翔。花样年华诗书中,英台成了读书郎。
红颜一洗铅华尽,素面朝天凤作凰。
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钦佩,描龙绣凤称能手,琴棋书画件件会。
我此番杭城求名师,九妹一心想同来,我以为男儿固须经书读,女孩儿读书也应该,只怪我爹爹太固执,终于留下小九妹。
高山下,流水间,万松书院,鸟喧鸣,人欢笑,鹞随风展。
三年前,与英台草桥结拜,三年来,同窗友携手并肩。
山伯我,苦寒窗手不释卷,贤弟他,心放飞笑对圣贤。
万松院,有知音,兄弟情。是天作?是人合?此生欣然。
三载同窗情似海,英台难舍梁山伯,相依相伴送下山,又向钱塘道上来。
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弟兄两人出门来,门前喜鹊成双对,从来喜鹊报喜信,恭喜贤弟一路平安,一路平安把家归。
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艰难。
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