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短短一月金华三项非遗技艺亮相央视

-04-:09

金华晚报武义昆曲,资料图4月26日,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的《戏曲采风》节目中,来自武义县的一项传统漆器工艺介绍亮相全国,武义漆器大师钟宏云和他匠心独运的大漆髹饰也因此受到瞩目。有意思的是,短短一个月以来,这已经是金华第三次因为传统文化遗产在央视亮相。央视花了30分钟,介绍武义的大漆和昆曲“武义大漆髹饰技艺与武义昆曲一样,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4月19日央视戏曲频道播出的《复得返自然——武义·昆曲》上篇中,摄制组专门前往武义,先后到璟园古戏台、桃溪小学、陶村、东垄等处实地拍摄,花大篇幅记录下武义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人文历史,还有武义昆曲的形成、家底、现状、特点特色。在盛产婺剧的金华,武义昆曲的存在一直令人好奇惊叹。武义昆曲至今已有百年,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此次央视专门用了30分钟的时长,分上下两篇,还原了武义昆曲的悠久历史,阐述了这项珍贵非遗艺术的保护、传承和积极挖掘。与此相关的,在非遗艺术文化中,武义经典的大漆髹饰艺术也亮相央视。在镜头中,来自武义漆香草堂的著名传承人钟宏云将失传年的瓷胎漆器工艺,重新带回到世人的眼前。武义大漆髹饰技艺以大漆为基础,传承了南方大漆制作技艺。以素漆、描绘、雕漆、镶嵌类等为自己独有工艺,构思独特、艺术巧妙,一直是浙江漆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金华八婺特有的“豆腐底”工艺和镶嵌、收金工艺就是武义大漆技艺的主要工艺类型。“能够登上央视展现我们传统的漆器技术,是对武义大漆工艺发扬很好的肯定。”钟宏云说。磐安炼火孔德宾摄磐安炼火,登上央视《传承》开篇时间推回到4月14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第二季第一集《江湖》中,又收录了一个关于磐安炼火的传统故事。来自磐安非遗之乡——深泽的原乡文化站原站长、省非遗项目炼火传承人陈有根就是磐安非遗项目的重要推动者。在央视的镜头下,他详细介绍了“闹火海”“踏火山”两项炼火表演的准备过程。《传承》第二季按主题分为“江湖”“绝技”“德行”“师徒”“新传”“流变”“家园”7集,以“讲好传承人故事”为宗旨,分别讲述了3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背后的故事,除了磐安炼火外,还包括驯鹰狩猎、武当轻功、竹海飞人、苗绣、荣昌夏布等多项古老传统的民族技艺。“坚守而不保守,传承也在创新。”炼火、漆器、昆曲……金华三登央视的非遗传统技艺虽然各有不同的特色,但其中流转不变的,始终是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及其在新时代下手工匠人和艺术家的继承创新。(据《金华晚报》,作者:何思涵,原标题《短短一月,金华三项非遗技艺亮相央视,它们分别是武义的大漆、昆曲还有磐安炼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