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社会,铙(náo)是一种执钟,是中国古代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为军中传播号令之用。流行于商代晚期,周初沿用。其是铜制圆形的乐器,常和钹(bó)配合演奏。“铙(náo)”作为一种乐器名,最开始出现在《周礼》中,《周礼·地官·鼓人》就有一段记载:“以金镯节鼓,以金铙(náo)止鼓。”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鼓和金相互配合,传递出的节奏让部队急进或者徐行,进攻或者撤退。鼓声为进军的信号,将帅通过铎来告诉鼓人自己的命令,如果进攻就击鼓,如果退兵就击铙(náo),“金之则止,再金则退”,所以也就有了“鸣金收兵”一说。青铜铙(náo)学者根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一般将商朝晚期与西周早期的一种青铜乐器称作铙(náo)。它的形制特征是:腔体似铃,横剖面亦呈叶形,但较大,多横宽,口部多内凹,少数为平口,有中空并与体腔相同的短柄,口沿外部正中部位即正鼓处作方或梯形突起。铙(náo)腔体外表面多有纹饰,体内外与柄外或有铭文,纹饰与铭文皆以柄所在方向为正,由此可知铙(náo)在使用时,口是向上的。小型的铙(náo),应是在中空短柄中接续木柄,手执木柄敲击发声的。但大型的铙(náo)不便手执,则当是插在座上敲击的。铙(náo)按形体大小可分为大小两型:1、小型铙(náo)指通高一般在25厘米以下者,柄以上的铙(náo)体宽度皆大于长度。今河南及陕西等地出土的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的铙(náo),一般皆是小型的。商晚期铙(náo)往往是由大小相次的几件构成一组,或称为“编铙(náo)”,其中以三件一组为最常见。2、大型铙(náo)口部内凹或较平而微凹。体型高大厚重,其通高均在30厘米以上,多数在45-80厘米间,重量大多在14-90公斤之间。截至目前,最大的铙(náo),是年6月在湖南宁乡县月山铺乡龙泉村茶园发现的大铙(náo),通高.5厘米,重.5公斤。其次是湖南宁乡老粮仓出土的兽面纹大铙(náo),残高84厘米,重公斤。这种大铙(náo)目前都出在南方湖南、浙江、广西、福建、江西、江苏六省,尤以湖南所出最多。其时代约在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说到铙(náo)的作用,商周的铙(náo)不单用于军旅,且可用于祭祀和宴乐。殷墟妇好墓出土有五柄成组合的铙(náo),这是至今发现铙(náo)组合的最高数字,是为宫廷使用的乐器。在北宋和辽时,铙(náo)曾用于皇帝仪仗中的鼓吹乐里。当时佛教所用铜钹称为铙(náo)。明清时期,铙(náo)已用于地方戏曲伴奏,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载,昆曲伴奏曾用大铙(náo)。接下来,笔者为您介绍几组青铜铙(náo)。1、青铜编铙(náo)青铜编铙(náo)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商代青铜器,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之一。名称:青铜编铙(náo)(3枚)时代: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尺寸:通高10-15.3厘米青铜编铙(náo)2、兽面纹青铜铙(náo)兽面纹青铜铙(náo)是一商代乐器,形似铃而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它来自于阳新白沙刘荣山村刘云山小学窖藏,使用时执把,铙(náo)口朝上,用槌敲击。商代兽面纹青铜铙(náo)3、西周乳丁雷纹青铜铙(náo)西周乳丁雷纹青铜铙(náo)是西周时期文物,通高47厘米,铣(xiǎn)间长35厘米,于间宽21厘米,重达47斤。它是南方地区首例出土于墓葬的铙(náo),身上有一些突起的部分,它的学名叫乳丁纹,常见于各类青铜器。西周乳丁雷纹青铜铙(náo)4、商象纹铜铙(náo)象纹铜铙(náo)是商代的打击乐器。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老粮仓师古寨山顶。通高70厘米、铣(xiǎn)间宽46.2厘米,重67.25公斤。颜色土褐,外形酷似两片合起来的瓦块。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商代象纹大铜铙(náo)这件铜铙(náo),敲击起来声音低沉,是铜铙(náo)类器物中比较大型的。近期热文:巨眼观天——古代天文望远镜史上最牛的搬迁——盘庚(gēng)迁殷书画鉴定必备知识:明清书画造假的地区与特点贵州省博物馆收藏的瓷器精品商王仲丁将都城迁到隞(áo),就是现在的郑州商城遗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