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400年昆曲牡丹亭遇上新媒体艺术

《牡丹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对于不太熟悉古诗词的朋友来说,这句话似乎显得有一些陌生,可提起它的出处,却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就是出自明代汤显祖之手的古代戏曲文学中的不朽之作---《牡丹亭》。这部东方浪漫奇幻大剧,在余年里,经由各种艺术形式的演绎和流传,其中,演绎的最为精彩最具艺术变现力的便是昆曲《牡丹亭》。(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已有多年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在这个被传颂了了余年的故事,又有了一个新的演绎模式。“InnerAwareness”是一个沉浸式空间装置与昆曲实时互动表演项目,选取《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一折,以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设计手法营造园林/梦境/死亡三重空间,通过对时间、空间、身体的数字化表现,增强戏剧张力,探索剧场关系新的可能性,在维持原汁原味的唱腔、服装和化妆的基础上,颠覆传统的昆曲表演与观剧形式,打破观众和演员的界限,使观众沉浸在如梦如幻的时空里,分不清是杜丽娘之梦,亦或自己的梦。向内观想,戏亦是真,真亦是梦。舞台与观看空间浑然一体,通过细绳和纱幕隔绝为梦境和现实两个空间,并运用投影、kinect肢体识别、计算机交互(TouchDesigner、Unity、Processing)等技术,使表演和空间实时互动,观众可在舞台周围的层叠纱幕中穿梭走动,从各个不同的视角观看实时互动表演,参与到剧中,随时可以停留并沉浸在如梦如幻的舞台场景之中。艺术家通过对四百年前中国元代的经典之作《牡丹亭》精神内核的深层解读,思考古典艺术的魅力如何在当代数字技术中进行有意味的再生,并提出了一种新形式的剧场空间交互式装置,重新定义演员、观众和剧场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装置在15.6*12.8的空间范围内,由99条*0垂地的纱幕,宽*高的白色细绳舞台立面,5台高清投影机,3个kinect组成。 《牡丹亭》的三重空间——生的空间,死的空间,梦的空间沉浸感的塑造,表达了对杜丽娘至真至性的爱情宣言和勇敢打破常规,超越生死追寻理想的精神境界的至高敬意。“生可以死,死可以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