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闲话
大家好,这个消失了很久的公号又出现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从心理学上分析,完美主义者就很容易患上拖延者
所以,我这种拖延癌晚期,一定就是重度完美主义者
翻翻上一篇的发布时间,居然已经过去十个月了。
当时连夜发图的情景,仿佛就在不久前。
时间这个东西,总是很神奇——昨天的事情常常容易淡忘,而许多饱经岁月的记忆却会历久弥新。
这次依旧又是连夜发图,大概便是不想淡忘刚刚过去的这场演出吧。
PS:今日封面图——沈世华老师剧装照,来源自年“大师版”《牡丹亭》宣传照。
PPS:末尾处附上旧文一篇,是年“大师版”《牡丹亭》演出宣传册里沈世华老师的人物小传。几年前的拙作,虽然文笔粗浅,毕竟情真意切,权当昨日观剧之注脚。
·昆曲
浙江昆剧团——长安大戏院
03
《牡丹亭·寻梦》
杜丽娘——沈世华
春香——张侃侃
不论何时见到沈世华,她都是那么的恬静端庄:徐徐的行着,静静的坐着,说起话来轻声细语、不急不躁。就算来到北京已有30多年了,她还是保有着江南女子的独特风韵。
戏曲行内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有唱戏的天分时常会说“祖师爷赏没赏你这碗饭吃”。沈世华应该就是被祖师爷青睐有加的那种,天生的闺门旦胚子。哪怕已韶华不再,又只是一袭生活中的便装,她也如同从袅娜婉转的丝竹曲调中走出的闺秀一般流露出东方女性的典雅之美。由此可以想见,年刚刚学习昆曲两年仅仅14岁的沈世华在南京中华剧场第一次登台演出杜丽娘时该是何等的惊艳,而到了年她更是领全国昆剧院团之先首次搬演全本《牡丹亭》并获好评。也许,她能把杜丽娘塑造的这么成功,并非全然来自于高超的技巧,而是在追寻自己前世的倒影吧。
不过,对于生来也晚的年轻观众来说,在这次的全国昆曲传承汇报演出之“大师版《牡丹亭》”之前,是不可能有机会亲眼见到她粉墨登场的风采的,只能凭着为数不多的视频和那些已泛起了岁月痕迹的剧照,在脑海中勾画一下这位当年与江苏张继青、上海华文漪并称为“南方昆曲三名旦”的浙昆头牌旦角曾有怎样的光彩了。因为,自从年随夫北上进京,除了年在北方昆曲剧院任职时以《游园惊梦》参加北京市首届中青年演员调演获最高奖项“特别奖”,以及年演出过《思凡》,之后又与浙昆小生汪世瑜合作了一次《琴挑》外,她便再未登台,而是转去了中国戏曲学院传艺任教。
如今的沈世华很少提起那些已似旧梦的舞台辉煌,若是问起她的成就,她更愿意如数家珍的以弟子们为自豪。现今昆剧界的当红旦角就有很多是出自她的门下,特别是北昆82年招收的学员班里包括魏春荣在内的旦角学员们都是她亲自选拔,并手把手的开蒙教戏。当时的教学条件艰苦,所谓的“教室”竟然是在一座防空洞内,阴暗潮湿就不说了,还会时不时的停电,在这种地方上课肯定不是长久之计。最终还是沈世华动用了“私人”关系,拜托在中国戏曲学院工作的丈夫钮骠才借到了一间大教室,解决了当务之急。时至今日,魏春荣已成为了北昆的台柱子,而在沈世华心里印下的总还是在那座忽然之间四下漆黑的防空洞里,怯生生的伸出一双小手紧拽着她,跟随她走出黑暗的那个哭着鼻子的小女孩。就如同母亲眼中的女儿,总也是长不大的孩子,需要保护,需要引领。沈世华在她这30年来教学生涯里所做的就是引领着这些在艺术的混沌中摸索的晚辈,走上光明而开阔的人生道路。遍览整个戏曲界,在她教过的学生中,已有三十多人获得过“梅花奖”。“剧坛师表”这四个字,加诸在她这位中国昆剧艺术教育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的身上显然是当之无愧的。
“万世师表”的孔子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沈世华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也正吻合了这一点。不论学生的年龄是大是小、原本坐科的是什么剧种,甚至专业演员与业余票友都一视同仁,尽心尽力、精益求精的传道授业。想来,她的那些师长,浙昆“传字辈”的昆曲大师如朱传茗、周传瑛等人,曾经也该是这样一丝不苟的将那些传承了百年的经典剧目交托到了她的手上,此刻的她便正是一脉相承的延续着前人的精神。就像浙昆排辈分的艺名用字“传世盛秀”,当中蕴含了对于昆曲乃至中国戏曲无限美好的期许。
生于上海,成名杭州,定居北京——别人眼中的迁徙,对于已经安享天伦的沈世华来说也许只不过应了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吧。为了爱人,为了家庭,她可以抛弃虚名;有了学生,有了昆曲,她已然心满意足。旁人称赞她与钮骠是一对郎才女貌的佳偶,她却笑着说道:“哪有什么才,他丑的很”,笑得那么羞涩,又都是满满的幸福。
李筱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