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琴的奇妙天地间,有这样一位守护人

相信很多朋友都和我有类似的经历,因古琴而进入到一个奇妙世界。这个世界既古老斑驳有隔世之感,又光辉粲然有如新生。最初,我们都是怀着雀跃的心情和无知的懵懂进入到古琴的天地,虽旖旎美妙,却不得不承认,意欲在其中畅游时,如果没有引路人,总会误入歧途。所幸的是,这片古琴天地仍然有自己的守护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用指下琴声、笔底文字构筑着这片看似寂寞的精神天地,默默耕耘着曾被忽视的心灵田园。在我眼中,吴钊先生不仅是古琴天地的守护人,更是引领后辈的我们在琴学之路不断探索的领路人。他一直都以其长者、师者、学者的身份,亲切地督促我们,关怀备至地引导我们在琴学之路上不断前进。上图:年台北古琴艺术节期间雅集。左起:秦序、陈绍箕、吴钊、吕培原、吴文光、王正平。吴钊简介年12月生,江苏苏州人,我国著名音乐史家、古琴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著述有:《追寻逝去的音乐足迹-图说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史略》(合著)、《中国古琴珍萃》(主编)、《琴曲集成》(整理)、《中国古代音乐史料辑要》、《古琴基础教程》(VCD)及古琴演奏专集《忆故人》、《汉宫秋月》等。长者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这是吴先生多年来的身体力行给我的感受。细数吴先生这几十年的学习与工作经历,琴是不变的主题。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吴先生,一进门环顾吴先生寓所,书架上图册整立,桌上老琴横陈,墙角幽兰吐芳,东墙则挂着张充和手迹,内容是查阜西赠“寒泉”琴的始末因由及两人的诗词唱和,一种浓厚的书香不觉盈溢其中。吴先生的笑容更是如春风般和煦,让人倍觉亲切。吴先生不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是推进古琴不断走向大众、走向良性传承发展的先驱。记得在一次活动中,吴先生从自身学琴的经历谈到了对古琴艺术的理解,当被问到其所喜爱的艺术风格时,吴先生告诫琴友,不能抑此扬彼,应该对古琴的多种风格都有所涉猎,并且要注重对曲谱的挖掘、声和韵的研究,要重在用音乐来表现精神意蕴,而不是脱离音乐来谈研究。这些数十年来耕耘于琴田的亲身所得,如春风化雨般滋养了后辈的心田。关于古琴艺术在当下的发展,吴先生展现了其作为史家的敏锐目光。他曾写道:“中国古琴艺术当前的处境,如果用‘机遇与危机’并存这句话来概括,应该是比较恰当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当今社会创造保持古琴艺术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就是说:古琴艺术绝不能只停留在音乐院校少数专业琴家手中,而是要让它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人生修养的组成部分,成为社会大众,特别是精英人士乐于欣赏或弹奏的一门‘活’的艺术。”由此可见,吴先生是在充分评估了古琴所依托的历史、现实以及未来的生态基础上,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努力使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符合民族审美的活力与生机。师者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为学莫重于尊师”,这是我从吴先生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我不止一次听到吴先生讲起自己的老师,查阜西先生、吴景略先生、杨荫浏先生……这些我们只能仰望的泰斗级人物,正是因为有像吴先生这样的学生去传述其言行、思想,我们才得以窥见他们的大家风采。北大昆曲传承基地曾就查阜西先生所著《古琴的常识与演奏》一书,组织过吴先生与藏书家方继孝先生的对话活动。吴先生讲述了自己向查阜西先生学琴的经历以及老一辈艺术家对年轻人的大力栽培和支持。从他对往事的娓娓道来中,我不仅感受到师生间的情深意重,更让我对那个时代琴与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吴先生的学生遍布海内外,有很多都做出了斐然的成绩。吴先生一直承担着师者的使命,身体力行地进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记得听吴先生讲授《忆故人》时,光是“吟、猱”的示范就多达数种,演奏时的指力、气息、节奏的把握,都在浑然一体的吞吐中涵容万千,既注重细节,又强调整体表达。吴先生说,如果想要把曲子弹好,能够体现其简洁质朴、情深意浓、富有韵味的旋律,需要在巧妙安排“声”的逻辑结构及其内在变化的同时,注意“韵”的合理分布及其变化,并使两者合为有机的整体。但是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正如古人所说:要弹好琴,就一定要读书,肚子里要有墨水,要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掌握传统审美的精髓,才能使古琴演奏有动人的力量。这些金玉良言,都使得琴学后辈们少走弯路,在体味古琴独特美感的同时涵养性情,修炼人生。吴先生的艺术成就卓著,其高古澹然的抚琴风格,使人听之遂有“仿佛弦在指外,遂见初古人”之感。作为晚辈,深感高山仰止的同时,不免想要进行一番探究,我想,吴先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因有三:第一,“学的像老师”。吴先生经常对一些学琴不久的年轻人急于表现自我的琴学态度提出批评。他强调要原样传承和原样保存的重要性。第二,“业精于勤”。这一点是在与师母偶然一次的交流中得知的。师母说,吴先生每日早起抚琴,不曾一日荒废。我想这正是吴先生作为师者为我们做出的“行胜于言”的表率。第三,“功夫在诗外”。吴先生出生于书香世家,叔祖父吴梅先生是近现代词曲大家,被誉为中国旧曲学的殿军。古琴的学习则得益于父亲的启蒙,后来转益多师,尤其得到查阜西与吴景略先生的指导。吴先生的文学素养和史学功底,丰富的音乐史研究经验,使得吴先生在古琴艺术领域有了涵容众多学科的独特优势。子曰:“君子不器。”吴先生不仅没有把自己囿于三尺六寸五的琴上,反而以琴涵容吞吐,最终成就出一派大家气象。学者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作为音乐史家,吴先生还撰有多种著作,除了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音乐史略》外,在古琴专业领域,他还整理了由查阜西主编的大型琴学文献《琴曲集成》,以及其他多种古琴专著。这些都对古琴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耄耋之年的吴先生,仍在琴学领域躬耕不辍,为古琴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继续贡献力量。古琴不仅是音乐艺术的展示,更是传统文化意蕴的活态再现。吴先生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对音乐史的研究、在古琴鉴定专业方面的深厚功底等,都让我们受益匪浅。吴先生切身经历过古琴的由衰而盛,因此对古琴的传承与保护充满了珍重之情。面对古琴在当下如火如荼的发展局势,吴先生喜忧参半,他曾呼吁:“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琴家和年轻琴人,有必要对中国古琴艺术传统和自己所弹奏传统琴曲的师承渊源和原始版本,包括所用指法和艺术表达,重新做一番带有时代特征的审视、思索、研究和学习,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认知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一传统艺术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得到真正的保护和发扬。”这种以历史的眼光、严谨的态度和发展的思想来看待古琴艺术的态度,引导我们领悟到古琴天地虽然宽广,但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守正,才能让这门古老而又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在当下的时代得到应有的尊重。除了在守正上下功夫,吴先生更以其敏锐的视角和发展的思想为古琴的传承发展做出了探索。早在年,吴先生便提出“将‘古琴的演奏和理论’正式列为大学通识课,供同学们自由选修”这样超前的想法。年,北京大学设立了“北大古琴传承计划”,《古琴经典艺术欣赏》作为校级公选课,受到了北大师生的喜爱。吴先生闻此消息深感欣慰的同时,又不顾年事已高,几次前来授课。年,吴先生与彭锋教授联合作了题为《古琴音乐的美育功能及其现实意义》的讲座,当时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由此可见,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家,是必然能够受到广大青年学子的热切欢迎的。吴先生的讲座,充满了对年轻人的深切希冀,他每次都强调青年学子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遵循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审美,把握传统艺术的精神并进行正确的传承与传播。听巨擘鸿儒谈古琴美育,其间既有中西思想的碰撞,又有纵横历史的讨论,时时都在激励我们为这门古老艺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远远看去,我们也许会被吴先生身上的“古琴家”“音乐史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等等外在称谓而吓到。但是,只要深入去听他的琴乐,静心研读其文章,认真聆听其课程,我想,你会和我一样,看到一位长者对晚辈的殷殷期盼,听到一位师者对学生的谆谆教导,体会到一位学者在琴学躬耕中的苦心孤诣!(原标题:他为我们打开一扇古琴之门)来源:北京晚报作者:李阳流程编辑:L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2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