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为名都大邑,燧人氏、炎帝朱襄氏、颛顼、帝喾等三皇五帝均在此建都建城。中华始祖、三皇之首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新纪元。商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四平调,木兰传说等三项省级有麒麟舞,火神祭祀等十六项
四平调
四平调,也称“四拼调”,后改为“四平调”,是由豫东花鼓演变而成,吸收了评剧、京剧、豫剧等腔调,逐渐完善形成的传统地方戏。四平调取花鼓戏唱腔“四平八稳”之意,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贴近百姓生活的地方剧种。四平调在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在年5月20日,由商丘市申报的四平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11月,四平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木兰传说
木兰传说在河南商丘市虞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木兰传说是中国民间传说之一,木兰传说始于隋唐时期,以早期中国民间口头语言的流传为主要特征,后以出现完整简练的文字形式为主要特征。共有9个情节,该故事从隋代流传,蕴涵了一千多年来,各个历史阶段的历史信息,涉及伦理、民俗、宗教、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年6月7日,木兰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麒麟舞
麒麟舞是河南省睢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睢县麒麟舞流传于河南省商丘市睢县的大刘寨村,据大刘寨民间相传,麒麟舞原属明朝宫廷娱乐项目,明朝灭亡时,掌管宫廷文化娱乐的文林郎冯玮归隐故里,将一对麒麟皮(道具)带给睢县大刘寨的冯氏族众,并亲授演舞之术。从此,麒麟舞便在大刘寨扎下根。睢县麒麟舞的舞蹈动作难度大、步伐跨越幅度高,且大多是武术动作,特别是蹿桌过桥、猫调尾、登山望月等高难度舞蹈技巧,没有扎实的武术功底难以做到,整个表演过程中有大鼓、大锣、小锣、大铙、手镲等乐器伴奏。睢县麒麟舞的师承关系较为特殊,世代传授均不举行拜师收徒仪式,而是以冯氏家传为主,兼收村里爱好麒麟舞者的亲眷,组成表演团体,代代延续。因此,大刘寨冯氏被称为“麒麟世家”。年2月,睢县麒麟舞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年5月23日,麒麟舞(睢县麒麟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火神祭祀
商丘火神台的火神祭祀历史悠久、影响较大,负载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年10月,火神祭祀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拜火神是一种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信仰活动。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简称“台会”,当地老百姓则习惯叫它为“朝台”。商丘阏伯台,是火正(管理火的官)阏伯受封于斯、殡葬于斯的地方,学术界和民间都没有争议。阏伯台以东不远处有相传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墓,俗称“燧皇陵”。意义阏伯台的确与火的发明,及我们中国、至少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对火的保管、使用密切相关。于是,这个火神台就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这里的祭祀具有文化上的独特性,包含着中华民族文明演进的历史信息。在年10月,火神祭祀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更多精彩内容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