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会馆更有戏深观察

白点疯 http://m.39.net/pf/a_11164657.html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正乙祠戏楼大门前。本报记者郑娜摄

正乙祠戏楼的二层戏台。正乙祠戏楼供图

北方昆曲剧院演员演绎《牡丹亭》。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在北京,若要体验京味文化,首选前门。前门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历史遗迹、文物众多,其中就包括诸多会馆旧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现存会馆建筑57座,列入国家、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1座。

如何更好地利用会馆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年下半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旧址的工作方案》,着眼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聚焦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在北京市委宣传部部署下,一些会馆先行先试,持续打造“会馆有戏”文化品牌。近日,记者走进修缮一新的会馆正乙祠,探访被称作“中国戏楼活化石”的正乙祠戏楼经过改造后将如何展露新颜。

“中国戏楼活化石”焕新颜

从车水马龙的前门大街往南走,不一会儿便到了西河沿街。在这条东西走向、千余米的长街上,自清代至民国期间,曾经分布着众多银号、银行等早期金融业机构,至今留有数处中国早期金融业的实物遗存。正乙祠便是其中之一。

走进正乙祠,入口的广亮大门气派而雅致,东西两侧墙面上是新绘的古画,一侧画着戏曲生旦净末丑的脸谱,一侧绘有《韩熙载夜宴图》管乐合奏的场景,吹着笛箫的五名女子横坐一排,一名打板的男子端坐在旁。一笔一墨勾勒着这座建筑的历史与当下。

正乙祠也称“银号会馆”,原为明代古寺庙,清康熙初年由浙江银号商人集资,建立祠堂馆舍,供奉正乙玄坛老祖(即赵公明),通称“财神爷”。在这个坐南朝北的小院里,藏着一座二层戏楼。戏楼尺度不大,布局紧凑,装饰讲究,是北京唯一保留至今基本完好无损的纯木质戏楼,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室内剧场,被称作“中国戏楼活化石”,有着不可复制的独特文化地位。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老戏楼,正乙祠曾经见证了京剧的兴起与发展,“命运不济”时也曾沦为仓库、兵营、煤铺、招待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重新恢复戏楼本貌。年12月31日,在结束最后一场演出后,正乙祠关门谢客。此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经过深入调研后决定,将正乙祠戏楼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

“北方昆曲剧院对正乙祠戏楼的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协调推进对正乙祠的加固、重装工作,组织多方力量研讨探索如何用好、用活这座殿堂级的文化‘活化石’。”北方昆曲剧院党总支书记孙明磊说。

据介绍,此次重修自去年启动,按照古建“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要求,对小院进行了彩画补彩和重新粉饰。旧时,会馆院落中都会留出白色的装饰墙,画师在上面绘出吉祥图案,彰显会馆地位。现在,“柿柿如意”“花开富贵”“松鹤延年”等装饰画都已重绘完毕。走进游廊,好似入画,百年清音雅乐犹如在耳。

与院落里清晰可见的变化相比,戏楼里的改造则隐藏着更多看不见的“秘密”。北方昆曲剧院青年导演、正乙祠戏楼经理张鹏告诉记者,戏楼内部首先对光源做了重新布局。此前,舞台灯光主要集中在大厅的主梁上,存在安全隐患,现在将其挪至面对舞台的三面空间里,不仅更安全,也更富于变化。在戏台、廊柱、台阶、包厢等处则安装了LED冷光源,这些光源是可感的,便于观众登楼和演员下台互动。

另一处别具匠心的“机关”,是藏在戏台上的升降多媒体纱幕投影。传统戏楼是开放型的空白舞台,舞台伸出,三面面向观众。多媒体纱幕投影将利用这样的空间特点,配合不同的演出内容做出变化,以此拉近观众和表演者之间的距离,增强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互动,营造出“沉浸式”的观演体验。

“我们的所有改造,都以文物保护为前提,既充分发挥戏楼小而美的优势,让观众感受传统演出空间的魅力,同时也运用了当下许多文化科技新潮元素,吸引更多年轻群体走近传统文化。”张鹏说。

“会馆有戏”推动活化利用

经过细致入微的修缮,在保留建筑特色和历史质感的同时,焕然一新的正乙祠戏楼将于近期重新亮相。

“今后,我们将以正乙祠戏楼为基地,坚守高雅的文化品位,弘扬包括昆曲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孙明磊表示。

正乙祠距今有多年历史,程长庚、卢胜奎、谭鑫培、梅兰芳、马连良等都曾在此登台,曾因京剧名噪一时。但以徽班进京年计算,之前的一个半世纪,正乙祠作为会馆戏楼,其表演内容并非京剧,而是当时盛行南北的昆曲。

据民国初年《梨园外史》记载,正乙祠戏楼的台柱上早年的楹联是:“八千场秋月春风都付于蝴蝶梦中琵琶弦上,百五副金筝檀板尽消磨桃花扇底燕子灯前”。楹联中的描述把正乙祠历史上早期搬演昆曲的盛况,勾画得淋漓尽致,其中的《蝴蝶梦》《琵琶记》《桃花扇》《燕子笺》等均属昆曲名剧。

此次重张在即,北方昆曲剧院特意选取了四幕颇有历史渊源的大戏连台上演,分别是驻场戏《天官赐福》、戏楼版《牡丹亭》、观其复版《墙头马上》和《怜香伴》。其中,驻场戏《天官赐福》将作为开幕庆典戏首次亮相。据悉,该版《天官赐福》沿袭了百年昆曲美学和传统庆典文化,并结合时代审美和戏楼古风古韵进行创作改编。届时,婉转的昆曲唱腔将再度回响在古朴的雕梁画栋之间,为观众带来一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革新力的“沉浸式”演出。

修缮和提升为会馆的“新生”提供了硬件上的保障,文艺院团的入驻则为演出提供了可持续的内容。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正乙祠戏楼将以“会馆有戏”的方式更好发挥中轴线文化功能,展现多元融合的发展趋势,呈现戏曲艺术的意境之美,创建“小而精”“小而雅”“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形成“大戏看北京、好戏在会馆”的生动局面。

“一座会馆就是一个展示地域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馆长张勇说。在他看来,会馆的辉煌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在演变历程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与地方记忆,却永远不会消失。“会馆有戏”是当代会馆活化利用的第一步。接下来,还可以有会馆有言、会馆有神、会馆有味,再现聊家常、品乡味、听乡音、看乡戏、表乡情等的完整会馆文化。

本报记者郑娜

《人民日报海外版》(年04月11日第07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