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昆山)昆曲传承与发展研讨会”现场摄影:霍建阳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霍建阳):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昆曲申遗成功的第十八个年头,昆曲诞生地江苏昆山于16、17日举办“雅韵昆台共知音——年海峡两岸(昆山)昆曲交流演出暨5·18昆曲申遗纪念活动”,庆祝昆曲申遗成功纪念日。
两岸昆曲人对话摄影:霍建阳
本次活动共举办两场两岸昆曲经典折子戏汇演和“海峡两岸(昆山)昆曲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两岸的名家学者应邀前来演出、交流,展现昆曲文化在两岸的传承,共同为昆曲发展出谋划策。16日的开幕式上,两岸昆曲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对话,蔡正仁,洪惟助,蔡少华等海峡两岸昆曲人知音聚首,忆往昔、谈经验、许未来。
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表示,“大家都把昆山称为“小台北”,其实昆山除了经济上的两岸交流外,把昆曲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名片也很有前景,青春版《牡丹亭》就是两岸昆曲界共同打造的经典作品。昆曲是两岸交流的一种探索,也希望把这种交流延伸到两岸的年轻人中,让两岸青年在共同传统文化的交流中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几十年前,流行一句话叫‘好的昆曲演员在大陆,好的昆曲观众在台湾’”,听到主持人谈起这句话,台湾昆剧团团长洪惟助说,“两岸昆曲人相互扶持,互通有无,经过这些年的交流和发展,大陆有很好的昆曲观众,台湾也有了很好的昆曲演员,所以说两岸的昆曲交流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不止是加法,而是乘法。”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演出摄影:霍建阳
昆曲《杨家将·挡马》演出摄影:霍建阳
两岸昆曲人对话后,精彩纷呈的折子戏登场,两岸昆曲人“各显神通”,《牡丹亭·游园惊梦》《白罗衫·诘父》《燕子笺·狗洞》《杨家将·挡马》等经典等文武好戏同台唱响,雅韵绕梁。本次活动共有16、17日晚两场折子戏演出,蔡正仁、赵坚等老一辈艺术家与中生代名家、青年一代昆曲新秀同台演绎,展现了两岸昆曲文化的有序传承。
台湾昆曲演员表演《燕子笺·狗洞》(昆山当代昆剧院供图)
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也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为深化两岸合作交流,昆山市相继举办了海峡两岸(昆台)文化交流月、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等两岸民间交流活动,不断拓展“两岸一家亲”新内涵。
昆山市台办副主任吴庆表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以昆曲为纽带,可以为进一步促进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心里契合提供载体,使昆山成为广大台胞投资创业和快乐生活的乐土。”
两岸昆曲人合影(昆山当代昆剧院供图)
昆山当代昆剧院和台湾昆剧团是本次活动的共同承办单位,年4月,昆山当代昆剧院与台湾昆剧团正式“牵手”,签订《关于开展昆曲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合作协议》。双方达成共识,以“保护优秀遗产、振兴昆曲发展、传承中华文化”为宗旨,探索在昆曲研究、剧目创编、交流演出、人才培养等层面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