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昆剧团到韶关南雄演出牡丹亭

演出现场(央广网发李子亮摄)

演出现场(央广网发李子亮摄)

央广网广州11月6日消息(记者郑澍通讯员李方静)为讲好岭南文化、韶关文化的故事,11月5日,中共韶关市委宣传部邀请湖南省昆剧团到南雄演出《牡丹亭》,让这一世界著名剧作“重返故事现场”。

 岭南行,梅花情

根据《汤显祖的岭南行——及其如何影响了〈牡丹亭〉》一书的作者周松芳的研究,汤显祖的故乡临川位于南京到广州的“走广”路线上,四十一岁那年,因贬谪徐闻,汤显祖亲自“走广”,种下与岭南的情缘。作为走广孔道,韶关正在当时遍植梅花的梅岭之南,梅岭刷新了他对岭南的印象,梅花成为了他忆岭南的符号。因为此次岭南之行,韶关与汤显祖产生了一种文化上的共生共荣关系,对汤显祖最大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他在万历二十六年(年)创作了《牡丹亭》。

《牡丹亭》充满了梅花意象。周松芳博士指出,“柳梦梅”的名字有岭南的特征。在《惊梦》一曲,杜丽娘上场即说:“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她跟柳梦梅的故事还没有发生,就深念南安府邸南面的古梅关。汤显祖一生好梅花,大部分咏梅诗都写于岭南。韶关就在梅岭山麓,而古梅关就在韶关南雄。

汤显祖途经南雄古梅关,遇见的景色无一不对其创作有影响。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首的大庾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庾岭。

作为“中国四大赏梅地”之一,梅关古道如今是国家4A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广东省首批文化旅游融合示范点。古道存世多年,是古代中原通往岭南及东南亚的咽喉之地,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最短的陆上交通要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古驿道跨越粤赣两省,两旁青松叠翠,梅林婆娑,杜鹃遍野,流水淙淙,驿站、凉亭、饮马槽等历史遗存点缀其中,成为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驿道始通于秦汉,唐张九龄开凿扩展。古道从梅关向南北两边伸延,北连江西大余,南达广东南雄,全长40公里,道宽二至四米,以青石及鹅卵石铺砌而成。为古代沟通南北,连结长江、珠江水系的交通孔道,历代都有修补,并在路旁增植松、梅等树。粤汉(现京广)铁路和雄余(现国道)公路开通后,梅岭古驿道失去了南北交通孔道作用,现仅存关楼两侧约八公里道路,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道里设有汤显祖《秋发庾岭》诗歌碑刻。

演出现场(央广网发赖长杰摄)

演出现场(央广网发赖长杰摄)

重返古梅关,梦回古戏台

韶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启宇告诉记者,戏剧《牡丹亭》的创作与汤显祖贬谪岭南之旅,特别是他行经的南雄和梅关密切相关。再加上目前已发现的与《牡丹亭》故事直接相关的《杜丽娘慕色还魂》、《杜丽娘记》等几种古代文献资料,全部指向“宋光宗间广东南雄府”。因此,说韶关南雄是《牡丹亭》的“故事现场”并不过分。

南雄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昆曲《牡丹亭》走进南雄,为南雄创造了又一个讲好文化故事、以文促旅的契机。南雄刚刚成功创建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借助这次演出的影响,南雄将在梅关古道景区植入更多的汤显祖与《牡丹亭》的文化元素,同时在对里东戏台和广州会馆古戏台进行修缮的基础上,加大古戏台的活化利用力度,打造南雄市非遗演艺中心专业演出团队,使古戏台有戏可看成为常态,让南雄境内的古驿道再现“十部梨园歌吹尽”的繁华景象,游客进入南雄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之旅,为南雄全域旅游充实更多的文化内涵。

韶关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扼守北上与南下交通之要塞。近年来,韶关市加大历史文化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保护研究、活化利用工作,系统研究和编写韶文化研究系列丛书15本,建立了历史文化遗址遗存名册档案,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得到加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