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德云社年的封箱演出,看到好多我喜欢的相声演员,其中有一个是郭德纲老师的义子陶阳,被人们称为京剧神童。陶阳这个小伙不仅相声说得好,京剧唱的更是非常的好。后来我特意到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个陶阳是个京剧神童,从小就学习京剧,而且励志推广京剧。听完陶阳唱的京剧之后,我也对京剧产生了兴趣,就去学习和欣赏了一下京剧。京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而且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也是中国戏曲的榜首。京剧也被称为“平剧”,是由徽剧演变而来的,在乾隆年间在我国现在的安徽省一代传入了京城,最早的徽剧吸收融合了很多别的剧种的剧目和曲调唱法,比如昆曲、秦腔等一些地方的曲种。经过不断的学习和融合最后形成了京剧,而且在清代皇宫贵族之间迅速的传播开来,后来到了民国时期京剧发展到了最鼎盛的巅峰期。
了解京剧的朋友都是知道,京剧非常的讲究,对于曲调、唱法、剧目、角色分配都有很多的说头。比如说曲调就有工尺、板眼、过门、调门、调底、走边等很多的说法。唱法也有很多讲究,向各种腔调,真假嗓、吊嗓、荒腔、走板等很多唱法。其实当你仔细看一场京剧时,你就会发现一场完整的京剧就和看一部电影差不多,各种人物形象的为你一幕一幕的讲述着故事。说到京剧中的各种角色就是更有意思了,在京剧中管剧本中的各个角色叫作“行当”,根据各剧本中人物社会地位、阶层、职业的不同,在专业的京剧社班中有“七行七科”之说,京剧演变到现在就分为生行、旦行、净行、未行、丑行这几种。那在京剧中为什么管各种角色叫生、旦、净、未、丑呢?这种命名有点奇怪吧!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生、旦、净、未、丑的由来。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按照我们传统文化来说生、旦、净、未、丑的命名,是根据剧本中角色的意义反其道而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反喻”。这种说法在戏曲界的朋友也是很认可的。我为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一、在“生行”中的生角都是男生所扮的,其中又细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生角就是现在所说的男主角,他是整部戏的灵魂,要熟悉词曲,那熟的反意就是“生”。
二、在“旦行”中都是女生所扮演的旦角,也就是女主角。在京剧中又细分为青衣(正旦)、花旦、刀马旦、武旦等旦角。旦角就是剧中的正面人物女一号,在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女人代表阴,而日升即为阳,反其意称之为“旦”。
三、“净角”又叫花脸,一般都是扮演性格和相貌都很有特征的男性角色,净角在京剧中又细分为正净、副净、毛净。净角都是大花脸,也就是说这个角色的面部妆容都显得很脏,反其意而称之为“净”。
四、“未角”又叫“未泥”,大多是一些中年男性扮演的角色,主要的作用就和现在的开场主持差不多,在京剧中开场时最先出场的引戏热场的演员,因为是来开场的,所以反其意称之为“未”。现在大部分未行都归到了生角之中。
五、“丑角”又叫“小花脸”,都是在非常八面玲珑,聪明灵动的人物,主要负责烘托气氛,诙谐搞笑。在京剧中丑角又细分为文丑、武丑。“丑角”都是聪明伶俐的,在传统文化中有丑牛的叫法,牛就比较实在笨拙,与聪明伶俐刚好是反意,所以就叫“丑角”了。
我们国家是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那为什么会用“反喻”来命名京剧中角色的名字呢?我国传统文化很注重道法自然,京剧就是戏曲的一种,通过表演戏剧来表达故事,就和看电影一样,但是戏剧和电影都可以演现实发生的故事,可演戏就演戏并不是现实,也不是真实的,那同样的道理,在命名戏中的各种角色时,也不会用真实贴切的命名,所以古人就想到了用“反喻”的方法来起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