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王芳坚守戏曲

编者按: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拍摄制作《紫金文化名家》系列纪录片,对话第二届江苏省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王芳、叶兆言、朱昌耀、李奕洁、李政成、陈澄、周东亮、周京新、高云。我苏网联合推出9期对话紫金文化名家专稿,揭秘江苏名家大师的传奇人生,邀您共赴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之旅。

年6月27日,三本昆剧《长生殿》在苏州开明大戏院进行内地首演。“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从对宫娥们的推挡,直至下场时的回头窃笑,戏曲名家王芳把杨贵妃吃醋、生气、撒娇的情绪拿捏得十分精准。

年,距离首度“摘梅”整整十年后,王芳凭借《长生殿》的精彩演绎,再度捧回了戏曲最高荣耀“梅花奖”。

年初遇昆曲,至今已有四十余年。褪去华服,洗尽铅华之后,王芳在戏曲舞台下付出的艰辛是旁人无法看到的。入学初始遭家人反对,练功过度导致“倒嗓”,昆曲艺术遭受市场冲击,面对这些曲折,王芳用“坚守”二字表达了对于昆曲的热爱,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对于昆剧的一种坚守,是一种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自信,是一种文化的担当。”王芳如是说道。

天赋过人却遭反对昆曲艺术打动父母

年,苏州市虹桥小学的操场上格外热闹,江苏省苏昆剧团正在选拔新一届的学员。在这群紧张的孩子中,一个梳着羊角辫、高高瘦瘦的小女孩显得格外放松。她是学校文艺宣传队中的独唱,嗓子好、嗓门高,同学们还给她取了个极为贴切的外号“高音喇叭”。这个小女孩就是王芳。

毫无意外,王芳顺利通过了这次选拔,但回家后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毕业于同济建筑系的父亲认为读书才是正经出路,反对王芳学习唱戏。在此之前,王芳考过南京越剧团、南京前线歌舞团,都因父母不同意不得不放弃。

苏昆剧团的领导不想错过这个好苗子,一连三次去王芳家做思想工作,最终昆曲艺术的价值打动了王芳父母。“我父亲也觉得昆曲比较好,它的词比较高雅。”从此王芳便开始了昆曲的学习生涯。

弃“武”从“文”勤学苦练更胜人一筹   

王芳赶上了苏昆剧团师资鼎盛时期,师从名家施雍容,开蒙戏便是昆剧《扈家庄》。每天练习下腰、翻跟头、扔枪,《扈家庄》的刻苦磨练让王芳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年苏州市专业剧团青年演员汇演中,年仅16岁的王芳凭借《扈家庄》,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奖项——学员表演一等奖。

获奖带来的动力是无穷的,她铆足了劲,没日没夜地练习。没想到却因练习过度,嗓子充血,这个被称为“高音喇叭”的小女孩倒嗓了。这时候,剧团团长、著名昆剧大师顾笃璜先生提出了一个建议:一边“声休”,让嗓子休息,一边学习文戏的基本功,文戏才是昆剧的根。王芳懵懂地答应着,心里却有些忐忑,自己的强项是武戏,“声休”后嗓子就能好吗,改唱文戏行不行啊?

那时在苏州城南的大街小巷,常常看到一个姑娘边骑自行车边唱唱词。王芳选择了苏剧经典文戏《花魁记·醉归》作为练习曲目。仅“月朗星稀”四字,王芳就练习了多达千遍,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声位置。

圆梦《牡丹亭》“自然”才是表演的真谛

在此后的多次汇演中,二十出头的王芳往往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当压台上场的她一开口,观众便发出一阵赞叹声。但在王芳内心深处,却还有一出喜欢却不敢演的戏——《牡丹亭》。

年,王芳随剧团到北京集训。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了张继青老师表演《牡丹亭》。那时张继青人到中年,外表并不像杜丽娘,但只要一上台,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令人如痴如醉。王芳被深深地“击中”了——这才是杜丽娘啊。

王芳开始重新学习《牡丹亭》。她深刻体会着人物的内心,不再过分追究形体、唱腔的精准,渐渐洞悉了表演的真谛。

“你要达到一个自然的‘然’,这个‘然’的状态是昆曲最高的一个境界。你才会感悟,对啊,这个人物所有的这个行为,那才叫自然,发乎于情的这个行为,是最贴切的。”

低谷后再出发一举摘得“梅花奖”

王芳怀揣着对传统戏剧的热爱,然而现实还是给她重重一击。上世纪80年代末,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全国戏剧陷入低潮。

那时王芳刚刚毕业,却面临着没有观众,没有演出的困境。为了生计,王芳进入一家婚纱影楼学化妆。但是王芳并不甘心从此离开舞台,也并不满足于当一个收入不菲的化妆师。那段日子里,她憋着一股劲,白天到影楼工作,晚上坚持回剧团练功。未来何去何从?王芳并不能确定。

但她相信,那么美的艺术,怎么可能失去观众、就此没落呢?只要坚守就有希望。

回归舞台的机会,终于让王芳等来了。年,文化部为扶持濒危剧团,发起了“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就是在这次展演中,王芳拿下优秀表演奖。年,王芳又获得全国昆剧青年演员最佳表演奖。紧接着,剧团为王芳在北京举办个人专场,演出昆剧《寻梦》《思凡》和苏剧《醉归》。凭借着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年王芳一举摘得戏曲界最高奖“梅花奖”。

一生守护坚守戏曲舞台40余年

在昆剧传、继、承、弘、扬五辈中,王芳是“弘”字辈,这个行辈本身就意味着对戏曲的责任和担当。王芳不仅时常拜访顾笃璜等业界前辈,也不忘从制度层面推动戏曲文化的弘扬。从年任全国人大代表开始,她每年都会拿出相关的议案、建议。

年,王芳多了一个新身份——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中心成立后的第一部戏,就是原创年代大戏《国鼎魂》。年,在中国艺术节上,《国鼎魂》荣获文华大奖。至今这部剧已在全国演出超过百场。

在王芳心中,自己对昆剧、苏剧的感情,和《国鼎魂》中用一生守护国宝的潘达于是共通的。而在观众眼中,坚守戏曲舞台40余年的王芳又何尝不是昆剧、苏剧艺术的守护人?

“这个时代重视艺术,它也是一个机遇,因为你一直演一直演,所谓的喜欢,就是你喜欢你自己一直能够在舞台上,这种大家给予你的一种认同,你自己觉得我很有价值。我们会珍惜每一场演出,我也希望走得更远一点。”

▼戳视频,走进王芳的昆曲世界▼

27:05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