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提起昆曲,你会想到什么?著名作家白先勇老师主持编排的青春版《牡丹亭》?还是中国第一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反正我答不上来。昆曲是学界公认的中国文化之“集大成”者,但是,作为中国人的我,甚至对她一无所知,说来惭愧。直到最近读了大京大学陈均博士的《昆曲的声与色》,才对昆曲的前生今世有了比较详细的认知:昆曲从萌芽、鼎盛、再到衰落,走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昆曲的声与色》一书,把昆曲放到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解读,使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昆曲是如何将中国文化的各种成果汇集融和,最后成长为中国文化的最典型代表的?根据《昆曲的声与色》一书的讲述,在整个昆曲的发展史中,有3个重要人物和他们的作品,共同塑造了昆曲的“声与色”。他们分别是魏良辅的“水磨调”,梁伯龙的《浣纱记》,还有汤显祖的《牡丹亭》。02谈到昆曲的起源,就要从江苏昆山和音乐家魏良辅说起。昆曲起源于昆山是确定无疑的。诸多文献记录,在元明之际已有南音、南曲、南戏流行,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比如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等等。从这些名称里,我们就可以一眼看出,这些曲调当时起源和流行的地域。这些唱腔中,昆山腔流传的地区最小,但最为好听。怎么好听呢?徐渭在《南词叙录》中用了4个字:流丽悠远。昆曲正是在昆山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昆山腔到昆曲,以魏良辅为首的一众旅居于昆山的音乐家,功不可没。据零星的史料记载,魏良辅大约生活在明朝的嘉靖、隆庆年间,换算到公元纪年,应该是16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之间。魏良辅祖籍豫章,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长期客居在江苏太仓,太仓离昆山特别近。魏良辅本人有非常高超的唱曲技巧,达到了“转音若丝”的精妙程度(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同时魏良辅很善于总结思考。他在不断精进自己演唱技巧的同时,也发现了包括昆山腔在内的各种南曲的不足之处。他认为南曲过于平直简陋,缺少意味和韵致,因此就尽情发挥音律的疾徐、高下、清浊,使之婉转、协调、匀称。在这个过程中,魏良辅还虚心向北调、北曲学习,促进了南曲和北曲的相互融合,并且为昆山腔配置了乐器,最终形成了改造后的新声腔,我们现在称之为“昆曲”。关于魏良辅改革昆山腔的经过,民间还流传着不少的趣闻。比如,余怀的《寄畅园闻歌记》里就提及,“(魏良辅)退而镂心南曲,足迹不下楼十年。”而宋直方的《琐闻录》更是记载了魏良辅为了研究新腔,还将女儿嫁给了流放太仓的戍卒张野塘。因为张野塘这个年轻人不仅北曲唱得好,而且弦索弹得特别棒。当时的昆山腔几乎没有什么伴奏,后来,张野塘和魏良辅一同研讨,讲弦索改成了弦子,以适应新腔的唱法。自此,弦子就成了新唱腔伴奏的标配和主力军。后世提及以魏良辅为首的音乐家们所创造的这种新腔“昆曲”,都形容是“昆腔时曲水磨调”。那么,“水磨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讲到“水磨”,怕是很多人都会和江南一带的“水磨汤圆”联系起来。这个联想,的确很好地阐述了“功夫细致”的具体含义。不过,业界都比较认同的解释,是著名的红学家、作家俞平伯先生在《振飞曲谱》的序言里,用吴地制作红木家具做的比喻。“古代乐府(包括宋词元曲)于声辞之间,尚有未谐之处,至磨调始祛此病,且相得而益彰,盖空前之妙诣也。其以‘水磨’名者,吴下红木作打磨家具,工序破繁,最后以木贼草蘸木而磨之,故极其细致滑润,俗曰水磨工夫,以作比喻,深得新腔唱法之要。”由此可见,“水磨”二字的确老辣,既能够准确描述昆曲的清柔宛转,又表达了魏良辅在改革南曲、创造昆曲时的刻苦努力,也正是这份“水磨”功夫造就的“水磨”意韵,让昆曲从昆山一路唱开,随后,在整个华夏大地回荡绵延了年之久。03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改革,创造了昆曲。曲调的传唱,还要有赖于唱词。而且,无论是南曲北曲,还是昆山腔、昆曲,它们都是中国戏剧的一份子。中国第一部为昆曲创作的戏剧剧本,就是梁伯龙的传奇《浣纱记》,这也被后世当做是昆剧成立的标志。梁伯龙即梁辰鱼,昆山人,伯龙是他的字,又号少白。梁伯龙一生著作颇丰,影响最大的是散曲与传奇,演唱都是用魏良辅所创造的昆曲。传奇是明代文人常写的一种戏曲文体,可以用各种声腔演唱,比如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等等,只要是能演唱曲牌体的声腔都可以。但是专用昆曲演唱、表演传奇,则是从梁伯龙的《浣纱记》开始的。《浣纱记》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争霸的故事,并将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编织进了故事的主线。这便是“以男女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写法。梁伯龙的《浣纱记》是传奇的典范之作,后世的诸多传奇作品,基本都是这个模式。比如清代传奇的代表作:洪昇的《长生殿》,以及孔尚任的《桃花扇》。《浣纱记》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文字优美典雅,充满诗韵和诗情。这也成为后世昆剧剧本创作者的标尺。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先生曾评价说,梁伯龙的《浣纱记》颇得元曲中马致远、白朴等人的遣词造句功夫。比如,西施和范蠡的这一段对唱,平平仄仄的韵律,每一句末尾的押韵,都让这唱词读来朗朗上口,很有几分唐诗宋词的味道。“西施:秋江渡处,落叶冷飕飕。何日重归到渡头。遥看枯叶下汀洲,他啾啾。想亦为死别生离,正值三秋。”“范蠡:片帆北去,愁杀是扁舟。自料纷飞应不久。你苏台高处莫登楼,怕凝眸。望不断满目家山,叠叠离愁。”文学性和音乐性完美结合的《浣纱记》一经面世,就受到了热烈的追捧,无论是市井男女,还是文人士子,大家都争相观看昆剧,学唱昆曲。譬如“吴阊白面游冶儿,争唱梁郎雪艳词”,“吴阊小妇花争发,犹唱梁郎肠断词”等等这些诗句,描述的就是梁伯龙的传奇和散曲被广为传唱的情景。这景象,与北宋年间,词人柳永的经历颇有几分相似——“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蜗亭杂订》里更是记载,《浣纱记》彼时传播甚广,“至传海外”,足见其深远的影响力和轰动效应。明清文人在文章里经常用“魏梁意韵”来指代昆曲,魏是指魏良辅,梁则是梁伯龙。可见,作为昆曲的开创者,梁伯龙和魏良辅,不分伯仲。从梁伯龙的《浣纱记》开始,昆曲火了,昆剧火了,从皇宫到乡野,到处都有人看昆剧,唱昆曲。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这迤逦之声才逐渐衰微遥远。04无论是谈昆曲,还是谈中国戏剧,汤显祖和《牡丹亭》,都代表了一种仰望的高度。沈德符所著《顾曲杂言》里对《牡丹亭》有这样的评价——“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这一句论断至关重要。一方面确立了《牡丹亭》在戏曲史上的地位——作为中国文学经典谱系里的一员,上承《西厢记》,下接《红楼梦》。另一方面,证实了《牡丹亭》在当时的影响力,更是为后世评价汤显祖和《牡丹亭》确定了基调。而近年来,常常有人将汤显祖和英国的莎士比亚相提并论,因为汤显祖和《牡丹亭》对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意义,等同于莎士比亚之于英国人和英国文化。《牡丹亭》讲述了一段中国传统的才子佳人的爱情,虽然作者笔下的故事情节曲折动人,那份生死之间的深情令人荡气回肠,但这一点并足以令汤显祖和《牡丹亭》名垂青史。《牡丹亭》在明代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大背景下,肯定了“情”的合理和可贵,鼓励人们解放天性,追求自由。就如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里所言,“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汤显祖提出的“情之至”,是《牡丹亭》这部文学和戏剧作品,在思想内容上的高度。仅凭这一点,已经让很多作品望尘莫及。更重要的是,汤显祖借由作品《牡丹亭》所表达出来的戏剧观,健全而深刻。事实上,汤显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更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戏剧理论家。而且,汤显祖有丰富的戏曲艺术实践经验,他长年在排戏现场执导执教,甚至为戏班操持演出事务,与戏曲艺人往来密切。读一读汤显祖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有助于我们更全面而清晰地了解他的戏剧观。《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是一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原本是宜黄县艺人为兴修清源师庙(清源师即为戏神),请汤显祖撰写的建庙碑文。《庙记》原本只需写明建庙的缘由和相关的情况即可,但是,文思泉涌的汤显祖,用一只生花的妙笔,将这篇短文写成了一篇纵横捭阖又言简意赅的戏曲艺术论文。“……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一勾栏之上,几色目之中,无不纡徐焕眩,顿挫徘徊。恍然如见千秋之人,发梦中之事。使天下之人无故而喜,无故而悲。或语或嘿,或鼓或疲,或端冕而听,或侧弁而咍,或窥观而笑,或市涌而排。乃至贵倨弛傲,贫啬争施。瞽者欲玩,聋者欲听,哑者欲叹,跛者欲起。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声。寂可使喧,喧可使寂,饥可使饱,醉可使醒,行可以留,卧可以兴。鄙者欲艳,顽者欲灵……”汤显祖说,戏剧可以让观众“见千秋之人,发梦中之事”,把生命带出现实生活,进入纯粹的精神领域。于是,摆脱现实束缚后,人们就可以“无故而喜,无故而悲”。这其实是精神超越现实后,实现了生命结构的拓宽,以及生命体验的改变,即所谓“贵倨弛傲,贫啬争施”,“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声”……总之,在汤显祖看来,戏剧就是让人“在幻觉中快乐变异,并在变异种走出障碍”。余秋雨老师评价说,汤显祖的戏曲理论立论之高,令人仰望。汤显祖《庙记》的学术等级,远远高于中国古代一般的戏剧理论。即使放到今天,也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这恐怕也是白先勇老师在十几年前选择重新编排青春版《牡丹亭》,并以此为契机,开展昆曲艺术国民普及教育的重要原因吧。青春版《牡丹亭》利用最先进的现代舞台美学技术,将中国古典文化的美感,集中而具体地展示到大众面前,令人既亲切又新鲜。由此,沉寂了将近一个世纪之久的昆剧与昆曲,开始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05昆曲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最高典范”,也是中国文化几千来生生不息的巨大成果,更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完美“代言人”。想要读懂中国文化,想要理解中国人举手投足间的“东方气质”,也许要从听一场昆曲,看一场昆剧开始。当你开始明白“昆曲的声与色”,你一定会对“中国”和“中国人”有不一样的体会,也许是欢喜,也许是温暖,也许是感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