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s://m.39.net/disease/a_6108173.html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琴和昆曲因为其文化的缺失性和待保护的急迫性一起加入了名录。年5月国务院确定了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也是第一批进入该名录的。
其实早在年,联合国就出台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个公约指的是实体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比如黄山、长城、故宫等。后来联合国意识到文化的传承不光是实体的,还有很多无法具象的文化遗产,像演奏技法、长诗、昆曲、古琴等,所以经过多年酝酿,在年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年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并没有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随着改革开放,外来文化开始冲击中国文化,这时候我们深刻的意识到了文化其实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对人的影响比物质的影响更加深远。所以,我国加大了文化传承和文化保护的力度。
前面我讲了,古琴断代已经非常严重了,这个断代从清末开始,导致古琴进入了没落期,但这个时期还是有很多伟大的弹琴人为古琴做了很多贡献,像吴景略等一些大师,他们在加紧的做古琴的抢救工作。在那个年代,琴人之间的交流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教学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口耳相传为主,那个时候琴人的最主要工作有两大部分:第一,古琴的改制。因为人们意识到古琴的亲和淡雅不太适宜演奏,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琴弦易断,二是声音较小。所以,要让琴声更大一些,弦更稳定一些。第二,琴曲的拯救。刚才我们提过“减字谱”,“减字谱”一旦断代琴曲就失传了,那个时候大家要重新把许多谱子还原回来,这个过程叫打谱,那时每年还有全国打谱大会,把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演奏者请到一起商量谱子怎么打,每个流派应该怎么打。
时间进入到年,这是古琴的畜力期,人们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开始注重精神生活水平的建设了,这时候古琴开始有自己的小众圈子了,同时琴人之间的交流也变的更容易。这个时期不得不提到科技,那个时候手机开始普及,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琴人之间也有了更密切的交流。在年到年期间琴人之间的聚会叫做雅集,还是民间的小众聚会,都是自发的。在那个时候出现了像吴钊、李祥霆这样一批继续抢救古琴,同时为进一步的扩大古琴影响力而奋斗的老师。
在年古琴申遗成功之后,国家在政策上加大了支持。到了年,古琴上了奥运会的舞台,那个时候很多人是第一次见到古琴,明白了琴棋书画中的“琴”是这个样子的。靠着大众传媒,古琴真正的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在这之后古琴一炮而红,每年大大小小的古琴演出有上百次,在G20峰会上,那首《高山流水》就是古琴和大提琴的合作之作。这时候古琴文化开始从原来的私下交流变成了大众交流。从年到年,古琴从衰落又逐步走向了繁荣,这种繁荣来之不易,这种繁荣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好几代人不断努力完善的结果。
我是在年去了加拿大,在那里做中国文化的研究,其实我去加拿大后才真正感觉到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有多重要。举个例子,年我第一次去加拿大是受孔子学院的邀请,当时有两场讲座,一场是在孔子学院面向华人的,当时在孔子学院听讲座的全是老华侨,白发苍苍的坐在那里听了两个小时演奏、讲解,听完之后那些老华侨满眼泪光的跟我说古琴是他们小时候才能听到的乐器演奏,已经很久没听过了。我当时感触很深,不光他们现在很难听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不是一个琴人,我也很难接触到古琴这种乐器,当时我就发现,对于海外的华人,他们把古琴看作是一种文化、一种根。
另外一场是在加拿大一所大学里的讲座,这个讲座只有一个小时,我进场的时候,不到人教室全部坐满了,但中国人很少,大部分是加拿大当地的孩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教授、专家、学者,我当时就很好奇,于是问他们听过古琴吗?了解古琴吗?他们说不了解,我又问那为什么会来?其中一个人说他不了解古琴也没有听过古琴,但是他知道古琴是中国文化很有代表性的乐器,他想通过古琴了解中国文化。当时我就意识到,文化一定要有一个载体,古琴在古代是礼器、乐器,在今天是文化的载体。我当时的讲座一个小时就结束了,后面留了十几分钟问答的环节,有一个很有修养的德国人和我说,他说你知道吗?我很久以前去过一次中国,那时候买了一张老磁带,他说这个磁带里面有一种乐器,他一直不知道叫什么,但是他听完之后会觉得内心非常平静,他听了20年,直到今天才知道这个乐器是古琴。
从这件小事上我感觉到,文化是有国界的,但文化表达出的思想是没有国界的,从那之后我的演出大部分都集中在海外了。但随着演出的增多,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有一次在演出现场,发现古琴没有办法收声,因为古琴放在桌上,它的音孔正对着桌面,麦克风无法正对着音孔,这样就会出现两个声,一个声音是音孔发射出来的,另一个声音是回声。所以现场收音特别麻烦,声音大了就有杂音,声音小了就听不见,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我到后台没有人的地方用麦克风对着古琴弹录了一段。当时录音师跟我说,难怪这个乐器要消亡了,我当时特别生气,我说你怎么觉得古琴要消亡呢?他说乐器是演奏给别人听的,别人连听都听不见还怎么做乐器。
后来我一想,录音师话糙理不糙,顶尖的音乐厅是有条件把这个声音收过来的,因为观众素质很高,现场很安静,而且有多种麦克风让你选,就算有问题也可以把损失减到最小,专业的录音师可以把杂音消除掉。但大部分的演出厅并不是为了纯乐器演出设计的,这时候演出效果就会很差。
那么古琴演出还有什么问题呢?举个例子,如果古琴要跟二胡、笛子、萧合作,那古琴的声音肯定是弱势的。种种问题都限制着古琴在舞台的演奏。到后来,我在阿尔伯塔大学学电子工程,那个时候除了古琴,我也会弹吉他,我们知道吉他有电吉他,后来我和我的老师吴钊先生在聊天的时候提起有没有可能做一个电古琴,吴老师说绝对不行,他说古琴的声音是一种文化载体,它的优越性、复杂性就是它文化的载体,也是它的情感表达载体。如果把古琴电声化了,古琴的声音就简单了,这样就会失去很多古琴形而下和形而上的东西。况且电吉他和木吉他已经是两种乐器了。如果做一个电古琴,那这个古琴就是另外的乐器了,从根本上还是没有解决古琴的扩音问题。
虽然这个问题没有被解决,但我还在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有一次我和一个人聊天,那个人有关节炎,一直没治好。后来有一个教授做了一个研究,用超声波治疗。因为声音本质上是振动,振动是一种能量,当能量这个词一出现的时候,我脑子里电光一闪,我觉得有没有可能不去电声化古琴,而从声音的本质上去寻找答案呢?
我现在对古琴的看法就是不能改变古琴,因为古琴是自然而然的艺术创作,不能因为某个人的某个想法就改变了。所以我现在是通过把传感器贴在古琴上去收集古琴振动的信息,再把这个振动信息用现代科技还原回声音。这个想法也做到了,能够还原出古琴的声音,而且也便于古琴扩音。但还有个问题,声音不真实,为什么不真实?因为声音是很复杂的。我这里有一个例子,是一个国外人做的实验,他找了一个平面,然后用机械控制,把沙子撒到这个平面上,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声音是怎么振动的,这个视频展示了在一个平面不同的频率下沙子的变化。古琴作为一个乐器它的频率也很多,单纯的搜集一两个点的振动,声音就会不真实。我们可以看到,在探索如何解决古琴演奏时不好收声的问题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个也是我今后要做的很重要的课题。
古琴文化的传播不能光是形式上的传播,还应该重视技术上的传播。同时琴人们应该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传承下来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一定要做修改和调整,我们在学习研究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进行正确的取舍,不能一股脑照套照用。今天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是什么让古琴繁荣的,是什么让它衰败的,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对待古琴的时候应该首先把它当成一个乐器,然后在更高层次上把它看做是文化传播的载体,用这个载体,把中国文化,古琴文化传播到海外,让世界通过了解古琴文化来了解中国文化。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向海外传播最成功的一个例子是“中国功夫”,海外有很多年轻人甚至是老人都是“中国功夫”的粉丝,甚至每部“中国功夫”的电影在海外票房都是非常好的。我觉得在这方面,古琴需要向“中国功夫”的海外传播学习。
下面,我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对今天的报告做个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最后,我希望古琴文化在未来能更好的传承下去,在世界范围能有更广泛的传播,谢谢大家。作者:杨天林北大新世纪传统文化发展中心古琴文化发展部副主任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