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阮自华两首安庆元宵灯会诗,为研究黄梅

(作者:项结权)

已故的著名黄梅戏戏曲音乐家、剧作家、戏曲理论家王兆乾先生在年第一期和年的第一期《黄梅戏艺术》杂志上发表《灯.灯会.灯戏》文章中写道:“一种戏曲的形成与传播,是很复杂的文化现象。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政治、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条件及传统文化的长期积累,是难以为实现的。花鼓----采茶戏形成如此庞大的体系,必然有一条文化纽带在它们之间联系着。那么,这条纽带是什么呢?乃是民间长期传承的、一种与民俗和祭祀密切相关的社火、灯会活动。这类灯会、社火活动,又集中地反映了中国长期的、封闭的小农经济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农耕文化传承。采茶、花鼓之名乃从灯会来……采茶戏是因采茶灯而得名,花鼓戏也是因花鼓灯而得名,还有竹马戏由竹马灯而得名,是聚戏的主要手段。”

灯会又称上元灯会、元宵灯会。据文献记载,灯会起源于汉武帝于宫廷设祠坛大张“灯火”祭祀“太乙神”的习俗。其后由宫廷走向大都市,既而扩展至民间,其主旨也是祀神变为既娱神也娱人。隋代开创元宵灯会娱人的一代先河;盛唐时期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元宵灯会尤胜于前并深入民间。宋代的灯会南方更胜一筹,出现了羊皮灯、走马灯等新品;连元代都在内庭张灯为鳌山;明代永乐皇帝诏令于元宵节赐官员灯假十日,以便官民同乐。

皖江地区的灯会,明朝也十分流行,明嘉靖二十四年()《池州府志·时序》中记载道:“凡乡落自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象,或滚毬灯,粧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号”。

至万历年间,安庆的灯会也十分盛行。明朝万历年间被后人称为“皖江戏剧鼻祖”的阮自华,就写了有关安庆元宵及灯会的诗,为研究明朝安庆灯会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庚戌里居灯夜踏地行》

江北苍云宾鸟没,江南杨柳烟恍惚。

晴色暎空江欲来,韶光融燠梅先发。

芳岁韶年江上春,更逢三五江门月。

接幰连珂度月中,银釭衔璧出兰宫。

灯火流霞浮绮郡,月明如霰照江东。

红云紫雾星桥夕,绝调名倡玉树风。

秦女雕窗纷出日,使君彩爟列长虹。

为云楚岫千山白,翦縠隋堤万对红。

珠户九微连阀阅,琐钱半月亚簾栊。

琐钱珠户接江天,江水涵灯宛去年。

连袂踏歌浑昔梦,盃徵事更初筵。

登台横槊星俱动,对酒探钩月正圆。

月色江干长夜尽,箫声楼上几人旋。

几人春夜望烟宵,灯散江城自寂寥。

江水浮春夜东逝,春心如月汎江潮。

阮自华诗截图

诗题中庚戌:是明万历三十八年,也就是年;里居:指的是辞官返乡居住的意思,据载:万历三十二年,阮自华自福建辞官归里,回到安庆,他招募伶人,创办了家庭戏班,以昆曲、高腔等声伎自娱。这是皖江地区有据可考的第一家戏班。同时阮自华与安庆名士程禹璜、刘长秀、吴应铉等结“海门大社”;灯夜:指的是元宵节的晚上;踏地:也就是一种歌舞时以脚踩踏地面为节拍。

阮自华的另一首《十六日社聚江廛观张灯作伎得偏字》

淑景烟宵接,华灯昨梦骈。

暗潮满月后,芳岁早梅前。

江路兼天白,风光不夜偏。

阳春有绝调,相迩踏歌传。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正月十六,元宵的后一日,阮自华与其海门大社的成员一起聚集在安庆江边的一处房子里,观看灯会以及其声伎家班在灯会上的表演。这也说明,阮自华的声伎家班不仅能演唱高雅的昆曲以及“田野美歌谣”(见明末作曲家吴梦旸诗《集阮坚之宅》),而且还参与这种民间形式的灯会表演。

诗中所写的灯会中的“踏歌”的表演,是中国传统民间舞蹈,又名踏地到了唐代,踏歌一方面在民间更为广泛地流传,如刘禹锡的《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儿连袂行”;“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又如顾况的《听山鹧鸪》“踏歌接天晓”等。李白有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踏歌,在安庆的民间灯会中一直存在,除了上述阮自华的诗歌中提到的灯会中的踏歌,到道光年间《宿松县志.风俗志》载:“元夕向亦张灯度曲,步月踏歌,今好事者稀少不多观矣。”

由于阮自华喜欢灯会,为了启悦于他,其侄孙明末戏曲家阮大铖在崇祯六年()创作传奇戏曲《春灯谜》时就其将安庆民间龙灯舞写入了剧本。

清顺治十年()《太湖县志·岁时》中记载道:“十五日,古谓上元日,俗谓元宵。神庙并各街市悬放花灯,……又或为俳优假面之戏,锣鼓喧沓,老幼逐之为乐,至达旦焉。”清顺治十一年()《潜山县志》、清康熙二十二年()《安庆府志》、康熙二十五年()《怀宁县志》以及乾隆二十三年()《东流县志》中都有“俳优假面之戏”的记载。明嘉靖二十四年()《池州府志·时序》和清康熙三十一年()《贵池县志》中记载道:“凡鄉落自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輪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馬,或肖獅象,或滚毬燈,粧神像扮雜戯,震以锣鼓,和以喧號”。“粧神像扮雜戯”与“俳优假面之戏”就是延续至今的贵池傩戏。“震以锣鼓,和以喧號”与早期黄梅戏的“仅用锣鼓伴奏、一唱众和”特征完全相符。著名黄梅戏音乐家王兆乾发现,“贵池傩戏是较古老的假面戏曲,清道光以前安庆、池州各县都有这种戏剧存在,见于东流、宿松、望江、贵池县志,称作‘假面俳优之戏’。今日犹能演唱贵池傩戏,有高腔与傩腔两类声腔,其傩腔就是以唱采茶歌为主”。。安庆地区悠久的茶业史和采茶演艺史为新中国黄梅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黄梅戏起源》一书封面

据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黄梅戏起源》记载:康熙中期,怀宁石牌已经出现了唱“多多腔”(黄梅调)的灯会班。怀宁石牌人程香福(-)在潘宝霞的灯会班学到了“多多腔”后,办起了程家科班,并于康熙三十五年()开始在以石牌为中心的皖河两岸演出,他们演唱“两头搭”。即以唱大戏(徽调)为主,兼唱小戏(早期黄梅戏),开始他们称小戏为“多多腔(躲躲腔)”。程家班历经四任班主,一直延续到道光以后。这是怀宁黄梅戏史上第一个职业班社。

道光五年(年)《怀宁县志》风俗志中记载:“……至元夕,乡中无夜无灯,或龙、或狮、或采茶、或走马,第取磔攘之意”。道光年八年()《宿松县志》风俗志载:“十月立冬后,上冢增土,始修筑塘堰.是月,树麦已毕,农功寝息,报赛渐兴,吹豳击鼓,近或杂以新声,溺情惑志,号日‘采茶’,长老摈斥,亦绌郑之意云”。道光十四年()《桐城续修县志》风俗志载:“正月……十三日为之正灯(……又有船灯、马儿灯、采茶灯……谓之灯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