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辽宁日报姜普本报记者杨竞核心提示戏曲艺术蕴含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伦理道德和家国情怀。作为戏曲大国,我国共有戏曲剧种余种,每个剧种都有各自发展历程和地域特色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个性。辽剧是我省独有的地方剧种,有70余年发展历史,却没有出版过一部辽剧史专著。写辽剧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收集大量史料,要寻访了解辽剧历史的老艺人,要做大量的研究,谈何容易?可是刘效炎、毛琦经过5年多的艰苦努力做到了。他们对辽剧70余年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一次全面挖掘、细致整理。近日,《辽剧七十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新书填补了辽宁地方剧种——辽剧没有史论的空白,成为辽宁地域文化研究的不可或缺之作。探寻生长在黑土地上的辽剧的生存状态,厘清了辽剧的历史沿革辽剧作为20世纪40年代末才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其70余年的历史并不久远,它不像昆曲、京剧等戏曲剧种那样有漫长的历史。辽剧有据可查的史料非常稀少。《辽剧七十年》的两位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搜寻史料,探寻生长在黑土地上的辽剧的生存状态,阐释辽剧如何从传统的皮影艺术脱胎出来,厘清了辽剧的历史沿革,比较清晰地勾勒出从皮影戏到辽南影调戏,从影窗到舞台,从影人到舞台上真人表演,从表演传统剧目到表现现实题材剧目的发展走向,展现出辽剧作为一个文化形态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积累、不断凝练的过程。一个剧种的建设与良性发展,需要舞台表演艺术的长期实践,更需要在一定时期进行必要的总结和理论梳理。《辽剧七十年》便是阶段性总结辽剧以往成绩、汲取经验教训、发现存在问题、确立前进方向的研究专著,是第一部辽剧史。要写好辽剧历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但却是一次有价值的尝试。《辽剧七十年》以“快速形成的新兴剧种”“两起两落的坎坷命运”“基层剧团的坚守与前行”“新世纪以来的辽剧振兴”“历史教训和发展愿景”等章节对辽剧历史进行了梳理。书中介绍,清代,辽南、辽西的皮影艺术异常繁荣,逐渐形成了一套唱腔体系和演出特点,涌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皮影艺人。从20世纪40年代末期开始,辽南的复县、新金县、金县、庄河县、盖平县以及辽西的凌源县、辽北的康平县等地的皮影艺人和业余剧团,逐渐开始摸索用皮影的影调进行真人表演模式,有的把这种表演叫“活人影”,有的叫影戏、影剧。以皮影为母体,经过70余年的演变,发展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貌。年,老艺术家马传亮等根据吕剧剧本移植排练了由真人扮演的小戏《小借年》,在群众中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普及于业余文艺活动中。这种戏曲形式初名“影调戏”,年改名“盖平戏”,年又改名为辽南戏。年1月,正式定名为辽剧。从皮影戏演变成真人上台的影调戏、影剧,经过演进后,变成了“辽南戏”“辽剧”。如果说昆曲和京剧是中华民族共同认定的“乡音”,那么辽剧也可以称得上是辽沈地区大众的“乡音”。辽剧作为最具辽宁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70年来在表达辽沈群众的情感、承载地域文化的传承发展上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辽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儿,它呈现的是辽宁人身边的景,身边的事,身边的人。比如,辽剧《山妹》《为官一任》《王罗锅卖海蛎子》《山这边,海那边》《姜云胜》《月在别时圆》《圆谎》等都是这样的好戏。引用的史料基本上保存了原貌,这样有利于再现辽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真实状态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财富,加强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辽剧七十年》的出版为剧种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文化样本。从古至今,修史都是一项文化工程,需要很多人一起完成。而《辽剧七十年》的编纂者,则只有两位——辽剧研究专家刘效炎和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毛琦,他们在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支持下完成此书,成为该院“戏曲研究丛书”首部出版专著。刘效炎是文化战线的老兵,年参与主持了辽剧的更名,对辽剧的发展状况了然于胸。毛琦多年从事文艺创作、评论工作,对辽剧的发展历程也非常了解。他们收集史料,做了大量采访调研,加以客观的筛选、归纳、辨析、阐述,完成了这部十几万字的专著。谈起这次创作,毛琦说,刘效炎对辽剧的研究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曾主编《辽剧述论》,多年来不断思考如何保护、传承、振兴辽剧?如何培养辽剧后续人才?如何把辽剧推向全国艺术舞台?并提出在辽剧传承上,不能忽视辽剧表演艺术的传承主体——辽剧艺人在辽剧创造、发展、保护中的价值和作用,更不能忽略了辽剧艺人对辽剧的判定和认识。戏曲艺术的平衡发展,既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