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多天建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正式官宣,于6月16日对外开馆。当天,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也将同时拉开大幕。今天,记者提前从多方了解到,这国内首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将万余件文物书写中国大运河“百科全书”。而其中更能看到不少南京元素,南京出土的具有大运河元素的文物藏品即将亮相博物馆。万余件文物书写大运河“百科全书”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选址在扬州三湾古运河畔,以新唐风建筑融合传统与现代之美,主要包括展馆、内庭院、馆前广场、大运塔和今月桥五个部分,力求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现大运河历史文化,充分彰显大运河的千年底蕴、时代价值、当代形象。目前已征集到从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陶瓷器、金属器、杂项等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并设置“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2个基本陈列和“运河上的舟楫”“世界运河与运河城市”等9个专题展览,生动展现了中国大运河在国家治理、文化融合、对外交往、河工技术、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中国智慧。其中,“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全景展示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面貌与文化价值,包括沧桑运河之历史沿革、水利工程之天工巧夺、国家管理之天下转漕、万民生业之流蕴风物,同时结合大运河申遗历程,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新时代背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作了全方位的回顾与展望。而“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展”以“城镇历史景观再现”的模式,打造了一个有历史场景和真实业态、让观众可以互动体验的空间。入口从船行至岸边开始,由一条主街将不同时空的“运河故事”进行串联,以真实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体验,多个维度让观众身临其境,开启一场穿越唐、宋、明、清的时空之旅。“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则用静态展品、活态展示展演相结合的表现形式,突出非遗项目的观赏性,扬州清曲、京韵大鼓、山东琴书、昆曲、京剧等各种艺术交相辉映,五彩的颜料、考究的湖笔、精细的梳篦、玲珑的核雕、典雅的折扇等各种技艺巧夺天工,让观众在展厅中充分感受生生不息的情思和代代相承的美好。“《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展”展出的图卷长米、高3米,历时两年创作完成。图卷立足大运河全域,从时间、空间、人文、自然等多个维度,描绘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和沿线的新图景新风貌,业界称为“当代的清明上河图”。南京罕见文物勾勒大运河水运交通对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陈文物的选择,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解释,不希望单单呈现运河及运河沿岸考古出土的文物,而将主题定位为“运河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博物展陈,“这个博物馆既要能够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艺术,又要看到沿岸的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幸福生活状态。”在这样的选择标准下,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拓展城市之一,南京元素也成为博物馆的一大亮点。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博物总馆一套罕见文物充分体现着大运河所带来的南北文化交流,即将亮相博物馆。这是一套在雨花台区冯韦村的三座唐代墓中,发掘的一套低温釉陶。“通过铭文砖可以推断,这座墓葬建于唐初的贞观十九年(公元年)。”负责该考古发掘项目的南京市考古研究院陈大海告诉记者,墓葬从结构、出土文物等都呈现出独特的隋唐风,“其中,镇墓兽、载物骆驼、武士俑、胡人俑这些低温釉陶,是唐三彩的前身,存在的时间非常短。而这样的低温釉陶在当时的南京是造不出来的,只有隋唐的两京地区才有,明显是从洛阳经过大运河的水运来到的南京。”而在发掘中,陈大海还发现,这批釉陶的烧具都从北方运来,“后来我们也在洛阳周边发现了类似的窑。”不仅仅是南京,包括江南地区此前类似文物也极少。一套从北到南京的精美陪葬品,不仅勾勒出大运河的水运交通,也呈现出墓主的精致生活。数字化科技打造文旅打卡地除此之外,运河沿线8省(市)文物部门鼎力帮助下,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以活态化的形式,延续历史文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支持的开封州桥遗址古汴河河道剖面,安徽省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所支持的宿北运河遗址出土的石铆钉,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支持的回洛仓碳化粟米等文物,都陈列在大运河博物馆。观众在展厅不仅可以看到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还能感受到运河沿线水利工程、漕运盐利、饮食风物、舟船样式、市井生活的自然生态,体验到中国大运河流域的历史积淀和人文风貌。大运河博物馆精心打造的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展“河之恋”,更以“水”“运”“诗”“画”四个篇章阐释中国大运河文化,并通过引入“科技+艺术+文化”的裸眼技术理念,突出声、光、电、形、色等方面的流动效果,营造了富有创意、极具新意的沉浸式体验。“运河迷踪”展专为青少年观众打造,在全开放式的体验空间,以青少年喜爱的古风和二次元风格呈现,通过“密室逃脱”游戏方式,让观众了解运河水工科技、体验运河探索乐趣、领略运河沿岸风物。“博物馆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沿岸百姓文化休闲的目的地,相信会成为开馆后的‘网红打卡地’。”龚良介绍。南报融媒体记者王婕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