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乙祠戏楼是中国最古老、保存基本完好的纯木结构戏楼,被称作“中国戏楼活化石”;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戏曲艺术活化石之称。“雨顺风调万民好,庆丰年人人欢乐……”4月19日晚,随着一出昆曲吉祥开场戏《天官赐福》的上演,经典的昆曲唱腔“唤醒”了坐落于西城区前门西河沿街号的正乙祠戏楼,让这座余年的古戏楼与有着余年历史的昆曲结缘,焕发新的生机。
“会馆有戏”之正乙祠演出在修缮一新的正乙祠戏楼启幕。本报记者方非摄
两大活化石的完美结合,发挥了中轴线文化功能,呈现戏曲艺术的意境之美,让以会馆为代表的历史建筑重新焕发光彩。这既是正乙祠的幸事,也是昆曲的机遇。在这座曾经留下过梅兰芳、谭鑫培的戏曲名家身影和唱腔的戏楼,再次听到传承着几百年前唱腔的昆曲,犹如穿越历史沧桑后的再次重逢,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纯正的艺术享受,感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醇厚悠长,也带给演员和观众以庄严的仪式感和使命感。老戏迷们感觉有眼福耳福,演员们也感觉有用武之地了。
自多年前建都以来,北京就成了当之无愧的文化中心,是很多艺术形式成长的沃土,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昆曲、京剧等在观众挑剔的审美眼光下,在文化市场的大浪淘沙中,在一代代艺术家的努力下,日臻完善,赢得了国粹的美誉。无论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都说明这些艺术是国家的珍宝,也是世界的瑰宝。
活化石,既是一个令人生畏的词语,也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描述。一方面,说明这门历史悠久的艺术还存在,还有人传承,有观众喜欢;可另一方面也说明它活得有些不如意,面临着市场狭小、后继无人的困扰。越来越多的人形成共识,即活化石不能只是活着,更要想办法活得好,活得精彩。
发挥会馆旧址在保留城市文化记忆中的作用,让更多文艺精品走进群众生活,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是时代赋予首都北京的责任,也是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北京市文旅局将正乙祠戏楼交由北方昆曲剧院修缮、运营及使用,一改“北昆七十多年来没有自己的剧场”的尴尬历史,为昆区在新时代唱响提供了机遇。目前,北京市已有8家会馆推出多场“会馆有戏”系列演出,京剧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戏都在上演。
老祖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既不能简单地扔到市场中任由市场选择,也不能不顾市场只靠少数人来守护。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相关院团在坚守艺术底线、演好传统剧目的同时,也要投身到时代大潮中来,创造更多更好的富有时代气息、反映时代进步、传递时代声音的好作品,以对接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要知道,配得上国粹称号的艺术,在当年都是市场的宠儿,而那些流传至今的经典剧目,即便背景是更久远的历史,也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产物。余年的古戏楼,余年历史的昆曲,一样能够赢得今天观众的叫好声。
传承需要在创新中传承,创新需要在传承中创新。立足推进老城保护与复兴,因地制宜创作推出更多兼具时代价值与传统审美、表现方式灵活的新创剧目。同时,不断探索“会馆有戏”常态化演出机制,持续打造市民身边的文化圈、艺术圈,增强“会馆有戏”品牌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切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会馆有戏”迈出当代会馆活化利用的第一步。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贾亮
编辑贾亮
流程编辑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