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码头那些角儿北昆名旦魏春荣一曲春华

从年前向我们走来的昆曲,因其细腻婉转,素有“水磨调”之美誉,昆曲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视为中国戏曲“活化石”。

昆曲被世人称作是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这样的千古佳音之所以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久盛不衰,是因为有一群优秀的昆曲表演家,将全部精力奉献于它。魏春荣就是其中之一~

浅笑低吟、顾盼生姿,沉浸在昆曲中的魏春荣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凝固时光,聆听《长生殿》感受杨贵妃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聆听《牡丹亭》体味“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唯美爱情……

初见魏春荣,从艺三十多年的她依然青春活泼、形态优雅,无时无刻脸上不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样的状态充分的向大家证明了学戏曲不仅不会“古板”,反而能够永葆青春~因为在几百年底蕴深厚的戏曲艺术面前,大家都是稚嫩的学生。

小戏迷早已被她的笑容,深深圈粉,不愧是白燕升口中“中国最美的女子”。下面,请跟着小戏迷一起,解锁北昆名旦魏春荣的艺术人生吧~略带私心的表示,这篇推送有点长!

十岁学艺,三十夺梅

10岁那年,父母带着年幼的魏春荣来到北方昆曲剧院,参加了昆曲学员班的招生考试。魏春荣回忆,报考人数众多,几乎每十个人中就要淘汰九个。经过了四门考试,年幼的魏春荣一路过关斩将,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北昆,正式开始学习昆曲表演。

抻筋儿、下腰、翻跟头……这样枯燥的基本功训练,魏春荣一练就练了三年,从不抱怨也没有想过放弃。正是那头三年的坚持练习,成就了她后来扎实的舞台功底。

30岁那年,魏春荣荣获了中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梅花奖”,如此年轻的演员获得这样高的殊荣,这在昆曲艺术界是极其罕见的。如今,魏春荣已经成为北昆的当家花旦!

韩派传人,专注昆曲

魏春荣是昆曲韩(韩世昌)派的传人,她将韩派的独特表演风格掌握的滴水不漏。魏春荣说,宗师韩世昌最厉害的,就是擅长用眼神刻画人物,饰演不同的人物运用不同的眼神,表现不同的情绪也有不同的眼神。同样是恨,在不同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心理下,这恨的程度肯定不同,表现它的眼神也自然要不一样。

魏春荣的一双大眼睛漂亮传情,无论是《长生殿》里深情脉脉的杨贵妃,还是《游园惊梦》里痴心不改的杜丽娘,她的每一个角色都能做到眉目传情,令观众过目不忘。

魏春荣说,现在的表演现场空间很大,坐在后排的观众看不见台上演员的表情和眼神,但眼睛传递出的是一种“神”,这个“神”就是信号,只要“神”有了,不管距离有多远,观众都能接收到这个信号,并从中体会出人物内心的情感。

很多戏曲演员都曾有过触电机会,魏春荣也不例外。魏春荣为了不耽误学习昆曲,放弃了出演87版《红楼梦》中芳官一角的机会,而是在剧中客串了一把袭人的表妹。

魏春荣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了这个小小的角色。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次电视剧的演出经历,魏春荣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把一生奉献给昆曲舞台的决心,因为她觉得,戏曲舞台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

对魏春荣来说,每一次舞台上出现的或好或坏的状况都是珍贵的经历,每一次舞台下观众的反应都是极大的鼓舞,这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换不回来的。

传承昆曲,跨界推广

谈及昆曲艺术的宣传和普及,魏春荣说,自己最想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知道和了解昆曲艺术,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他们走进昆曲艺术,感受这拥有六百年传承历史的艺术的魅力。

这几年,王者荣耀游戏深受年轻族群喜爱,魏春荣大胆跨界,给游戏角色甄姬进行了配音。无论是人物打斗时的呼和,还是配合人物动态形象的唱段,魏春荣都用专业的昆曲唱腔进行了配音。

魏春荣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它本身很有意思而且还能宣传昆曲。”说到这里,她温柔婉转地唱了起来,让人仿佛回到了游戏中。

魏春荣的尝试是有成效的,大批年轻观众在网络上大力称赞配音的出色和动听。魏春荣对这样的反馈感到十分欣喜,因为有受众因她的配音而去了解游戏中人物的那个唱段,继而走进了昆曲艺术的大门,被园中的芳香所吸引,从而爱上了这门艺术。

每一次的跨界尝试,魏春荣都没有为了迎合另一种艺术形式而把昆曲弄得“四不像”。在魏春荣看来,昆曲的跨界和融合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丢弃了昆曲艺术本身的根。在与不同艺术门类的跨界中,魏春荣往往能得到许多新的灵感,并将它们运用到昆曲上,不仅将昆曲艺术向更多的受众推广,更促成了昆曲艺术的创新。

在北昆的三十余年,魏春荣经历了北昆最好的时代,也经历了中国戏曲最脆弱的时代。无论是在戏曲广受欢迎的极盛时期,还是同事纷纷转行、昆曲逐渐没落的萧条时期,戴春荣都依然坚守在舞台上,而接下来的人生,她也将继续不忘初心,将无尽春华永远留在戏台上。

下面,让我们通过前期媒体对魏春荣的一段采访,聆听她对昆曲的感悟,希望通过她的推介,您也能爱上昆曲,走进大戏院!

人民网:昆曲是一门已经岁,但仍旧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古老剧种,一些青年人担心走进剧院却看不懂。您怎么看待青年人的这种心态?对于青年人走进剧场观赏昆曲,您建议从哪几个剧目开始?

魏春荣:对于美的东西,任何一个人都能欣赏。比起中国观众,外国观众有一层语言的障碍。我们原以为外国观众更看不懂昆曲,其实他们的欣赏是有一定基础的。

我们曾经受一位德国老教授的邀请去奥地利演出,他当时选了两个戏——《窦娥冤》和《烂柯山》,都是悲剧。既没有华美的服饰,扮相也不好看。我们建议翻译后加上字幕,便于观众了解,但老教授说字幕影响观众的欣赏,看一眼戏看一眼字幕,情节不连贯。演出后,那个老教授和在场的文化领域的博士们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戏曲值得称道,表演载歌载舞,演员做大幅度的动作也能唱得悦耳动听,舞台呈现力比西方歌剧更强。

在国内,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昆曲艺术和昆曲人,我们开讲座、办沙龙、参加演出、讲大师课。有一次,讲座后的互动环节上,一位穿着非常摩登的姑娘提问说,年青人觉得京剧更容易懂一些,昆曲是否需要改一改让大家能够听懂?我回答说,“这是你的问题,不是昆曲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你觉得昆曲难以欣赏而不愿意主动走近它。”其实,昆曲有很多欣赏的角度,精美的服饰、载歌载舞的表演、优美的曲词……从哪一个角度切入都可以。

还有一次,讲座后有个年青人抱怨“昆曲太古老,听不懂。”我对他说,昆曲已经年了,我不介意再多等你几年。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有了沉淀以后,更愿意找寻一种慢的生活方式,昆曲正好可以给予大家这种滋养。我们剧院年做过一个大数据调查发现,喜欢昆曲的人群中,以80、90后居多,其中90后占到52%,年龄集中在20岁到27岁。复看人群相当惊人,达到了83%。

入门的话,可以选择《牡丹亭》、《西厢记》、《狮吼记》和《玉簪记》等。《牡丹亭》,爱情故事浪漫唯美;《西厢记》,里面有很微妙的男女之间的小心思;《狮吼记》接地气,这种有喜剧色彩的戏更容易把观众带入。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美化的、诗化的、艺术化的生活。在忙碌、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大家不妨步入剧院,穿越时空,来一次与中国原创艺术的“亲密接触”。

能滑这里的,都是真爱粉了!好消息哦,魏春荣将现身本周日晚21:20《戏码头》,为昆曲迷们带来精彩表演,敬请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