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接收来自经典昆曲欣赏慕课的选课指南

编者按:

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启动,北京大学提供了余门课程。其中,由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制作的《经典昆曲欣赏》华文慕课课程也同步上线。这里将《经典昆曲欣赏》课程的选课方法公布如下,以飨各位曲友。

《经典昆曲欣赏》慕课前言

玉指纤纤,水目盈盈,云手翻转中尽显闺门旦风采。

折扇半开,柳枝传情,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名家满堂,现场剖析,唱念做打,笛声悠长,

——这就是北京大学《经典昆曲欣赏》课程。

北京大学与昆曲渊源甚深。年初,蔡元培先生担任北大校长时,就大力提倡美育和艺术教育,并聘请曲学大师吴梅先生任国文门教授和音乐研究会昆曲组导师。由此至今,百余年时光酝酿中,北京大学一直是戏曲研究、昆曲研习的重要平台,先后出现了许之衡、俞平伯、顾随、钱南扬、任中敏、陆宗达、陈古虞、李啸仓、吴晓铃等在戏曲、昆曲领域极有造诣的著名学者与艺术家。

北京大学的昆曲传习组织,从最初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到现在的京昆社等学生社团,虽名称数易但弦歌不辍,一直延续着师生研习的优良传统与创作表演上的较高水准,并由此向全国辐射,给予社会上的昆曲爱好者团体深远的影响。

9年,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和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先生开启了“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举办青春版《牡丹亭》进北大的演出,并于年在北大开设了《经典昆曲欣赏》课程,至今已有十二个春秋。

在北京大学,《经典昆曲欣赏》是一门明星课程,集表演、讲解、教学于一身,弘扬经典昆曲,启迪艺术传承,以独特的方式,让“非遗之首”昆曲在北大校园中绵延不息,被同学们称为“神仙”课程。

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经典昆曲欣赏》课程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相辅相成,形成艺术家讲座、学者讲座和个案分析三个板块相结合、立体呈现昆曲艺术的整体结构。

在《经典昆曲欣赏》课堂上,各路昆曲名家亦演亦讲,亦展示亦教学。即兴表演一段《惊梦》,或是现场教导云手的基本姿势;曾概括讲解过昆曲的各个行当,也曾细致到关公勾脸时点痣的细节讲究。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经典昆曲欣赏》慕课将这样一个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的课堂呈现出来,让大家再次感受昆曲之美。

课程时间年3月23日开课(15周课程)课程简介

《经典昆曲欣赏》以昆曲的历史与文化、昆曲表演艺术、昆曲经典剧目个案分析及赏析为主要内容,将理论与实践、案头与场上相结合,展现昆曲之美,并使同学们能够在更深的层次上获得对以昆曲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与文化自信。

负责老师陈均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出版有专著《以“古”为新:时代激流中的诗学、戏曲与文化》《昆曲的声与色》《京都聆曲录》、昆曲艺术家评传《仙乐缥缈:李淑君评传》《义兼崇雅终朝采兰:丛兆桓评传》等。编订朱英诞、穆儒丐、顾随等作家和学者的作品,编有《西游记杂剧评注本》《俞平伯说昆曲》《在北大听汤显祖》《昆曲欣赏读本》《梅兰芳》等。

课程大纲(上下滑动查看)

第一章昆剧演出简史(王安祈教授主讲)

第二章昆曲中的古典名剧(丛兆桓先生主讲)

第三章北京与昆曲(陈均副教授主讲)

第四章昆曲清工与唐宋词的昆唱(周秦教授主讲)

第五章昆曲老生的表演艺术(计镇华先生主讲)

第六章昆曲巾生的表演艺术(汪世瑜先生主讲)

第七章昆曲官生、穷生的表演艺术(蔡正仁先生主讲)

第八章昆曲闺门旦的表演艺术(张继青女士主讲)

第九章昆曲武旦的表演艺术(王芝泉女士主讲)

第十章昆曲花旦的表演艺术(梁谷音女士主讲)

第十一章昆曲花脸的表演艺术(周万江先生主讲)

第十二章昆曲武生的表演艺术(侯少奎先生主讲)

第十三章昆曲丑角的表演艺术(张铭荣先生主讲)

第十四章属于我们的《牡丹亭》(叶朗教授主讲)

第十五章昆曲新美学: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白先勇教授主讲)

课程主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