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志音频川剧的前世今生第21集

《四川省志·川剧志》,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川剧五种声腔之一的昆腔。

昆腔是昆曲流入四川后演变而来的。昆曲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的戏曲声腔,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它起自昆山兴于苏州,历经数百年传承,流行地区极为广泛,几乎遍及我国南北各省,川剧中的昆腔则是由江苏一带的昆曲“苏昆”演变而来的。

昆曲传入四川的具体年代还有待考证。但明末李文允所著的《甬上耆旧诗集传》中就有关于蜀中、岭南伶人演唱昆曲《红梅花》的记载,可见苏昆最晚在明代后期就已流入四川。清朝以后,入川的官宦、社会名流嗜好昆曲,兴办家班成风,雍正时的川陕总督岳钟琪与乾隆时任四川总督的福康,都常请“善歌伶人,搬演昆曲,用于宴乐助兴。”乾隆年间,四川戏曲理论家李调元返回故里,在家乡办了昆曲家班,他不但自己在闲暇时听曲自娱,还常带领家班“逾州越县”的进行演出,当时,昆曲在蜀地受欢迎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清代中叶,中国戏曲界发生“花雅之争”,一般认为,雅部就是指昆腔,而花部则是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二黄调等的统称,乾隆末年,“花雅之争”落下帷幕,雅部最终落败,昆曲逐渐走向没落,到了嘉庆年间,朝廷要求各个官员不许再养家班,昆曲就此失去了官宦的支撑,被迫走向了民间。

川剧昆腔,曲调细腻婉转,音乐结构严谨,属曲牌音乐体系,以曲牌的联结运用来表现剧情和刻画人物,它的词格、腔格、板式、调式、旋法等仍然沿袭了苏昆的体制,但又结合了四川地方语言的咬字行腔,伴奏乐器多以曲笛为主,在年后,加入了二胡、琵琶、扬琴等民族乐器。昆腔的伴奏方式为跟腔与托腔,一般是腔起笛起,腔落笛落,有时也根据表演需要,在唱腔中加入少量过门。昆腔的锣鼓演奏则套用了川剧的锣鼓程式,只是将大锣、大钹换成了苏锣、苏钹,以营造锣鼓音色的“苏味”,并以此区别于其他声腔的锣鼓伴奏。

川剧戏班最初演唱昆腔,都是将一折昆腔戏连戏带腔搬来演唱。但在演出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由于昆腔吐字行腔,尤其是“水磨”南曲的唱法,有非常严格和规范的套式,一般川剧艺人是很难真正领悟和掌握的,再加上昆腔婉转细腻的唱腔和四川人的欣赏习俗反差比较大,因此整本的昆腔戏在四川很难找到合适生长的土壤。于是,多数昆曲剧目,特别是一些用南曲演唱的才子佳人戏,就相继被改为川剧高腔、胡琴或弹戏来演唱。而其他的剧目,除少数以折子戏的形式保留下来,仍用昆腔演唱外,大部分都逐渐绝迹于川剧舞台。

有的昆腔剧目在被改为川剧其他声腔的剧目后,或为示其由来,或为剧情所需,在其中保留了一两支昆腔曲牌,如高腔戏《思凡》中就保留了昆曲曲牌和,但这些在其他声腔中被作为“插曲”而保留下来的单支曲牌,它们的唱腔已不再是江南正宗昆腔的唱法,而是不同程度的被“俗化”和“川化”了。

这种被“川化”“俗化”的昆腔剧目,数量很少,大多数情况,昆腔都是以“昆头子”的方式存在于各个川剧剧目之中。“昆头子”是川剧唱腔的一种起腔形式。川剧中的一些高腔戏,如《打神》,在这支曲牌前面就用了一句昆腔起腔,之后才转入高腔进行演唱。除了高腔戏外,川剧胡琴唱腔中加用昆头子的戏例也有不少,如《访白袍》中薛仁贵的唱段,《鱼禅寺》中伍子胥的唱段等,都是用“昆头子”起腔。昆头子的使用,丰富了高腔、胡琴腔的板式和衔接,有利于表现剧中人物情绪的转换,它的存在让川剧声腔增添了更多的艺术表现力。

虽然,川剧发展至今,昆腔在川剧中所占“份额”已渐呈弱化之势,但它对川剧的影响仍然不可低估,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会在川剧的舞台上尽显自己的艺术魅力。

《四川省志·川剧志》带您感受川剧的魅力。

本节目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感谢“杜建华工作室”杜建华研究员特别指导!

《四川省志川剧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指导:杜建华

监制:王祎

策划:凌飞

撰稿:杨睿

主持:葵葵

配图:方志四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