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修订版5

——看强迫症患者是怎么挖坑把自己埋了的

板眼板式(一)板式(二)赠板板式(三)板眼

板眼在传统戏曲中起到了约束节奏的作用。吴新雷先生主编的《中国昆剧大辞典》中对于“板眼”的解释为:“昆曲以鼓板按节拍。强拍击板,称‘板’;次强拍或弱拍以鼓签击鼓,称‘眼’。……”[]

我个人以为,类似这样把东、西方音乐上的概念对应起来,虽然明白易懂,但似乎“板眼”在戏曲中的意义并不止于此,其中微妙之处,恐怕还要多听戏、看戏才能体会得来。

板式(一)

“板式”的含义有三种:板眼类型,节奏类型,一支曲牌的板数及板位分布。

板的类型有三种:头板、腰板、截板。头板又名“迎头板”,初启声即下,工尺谱中的表示符号为“、”;腰板又名“掣板”,字半下,表示符号为“└─”。截板又名“底板”,声尽而下,表示符号为“—”。(以下工尺谱片段均来自《集成曲谱》)

头板

腰板

截板

例一(既是字尾又是句尾)

例二(仅是字尾而非句尾)

眼的类型有两大类:中眼、小眼。如果节奏类型是一板一眼,则只有中眼没有小眼;如果是一板三眼,第二眼称为中眼,第一、第三眼称为小眼,中眼前的小眼称为“头眼”,中眼后的小眼称为“末眼”。中眼和小眼根据位置不同,又分别又正眼、侧眼之分,其符号及使用情况见下表:

中眼

正眼

音初

侧眼

音半

小眼

正眼

·

音初,但用于头眼或末眼

侧眼

音半,但用于头眼或末眼

我们依旧用工尺谱举例,下图中,“中”代表中眼,“小”代表小眼,“头”代表头眼,“末”代表末眼,“正”代表正眼,“侧”代表侧眼。

板式(二)

昆曲的节奏类型分为以下几种: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流水板,散板。

一板三眼相当于简谱中的四拍子(4/4),一板一眼相当于二拍子(2/4);流水板则是有板无眼,相当于简谱中的一拍子(/4)。总体来说,流水板节奏最快,其次一板一眼,一板三眼节奏最慢。散板的节奏相对自由,仅在每句末尾下一截板,表示一句结束。

下面是几种不同板式在工尺谱中的例子:

一板三眼

一板一眼

流水板

散板

赠板

前面“南北曲”一节提到过南曲的特点是“南主柔媚……字少而调缓”。在南曲中,一板三眼的速度仍然显得过快,不够婉转抒情,于是出现了“赠板”。

赠板即是将一板三眼的中眼变为另一板,原来的头眼、末眼分别变为新的两板的中眼,这两板再分别另加小眼。此时为了区别,由原来一板三眼的中眼变化而成的板叫做“赠板”,原一板三眼的板被称作“正板”。如此一来,原来一板的长度就伸长了一倍,变为八拍子(8/4),但是板数仍然要计作一板。下图中,如果我们以第一个“潾”字上的正板为第一板,第二板就是“方”字上的正板,而不是第二个“潾”字上的赠板。

由于赠板是由中眼演化而来,故它的特点与中眼相同。中眼分为正眼和侧眼,分别下在音初音半;同样的,赠板分为头赠板和腰赠板,也分别下在音初和音半。头赠板用符号×来表示,腰赠板用

×表示。如下图。

同一曲牌的节奏类型是大致固定的。南曲中,引子都是散板;过曲如牌是典型的慢曲、细曲,其节奏类型是一板三眼加赠板;则为一板三眼可加赠可不加赠;例用一板三眼不加赠;用一板一眼;、一类则为典型快曲,用流水板,即有板无眼。

北曲没有引子、过曲之别,但北曲套数的首曲、第二曲也多用散板,从第二支或第三支曲子开始,转为一板三眼。如、皆为全曲散板,用一板一眼或一板三眼,用一板一眼……更多与节奏相关的话题,不妨留待联套部分再加以说明。

板式(三)*曲文上方红色符号表示板位,“、”表示头板,“

”表示截板。

**《牡丹亭·寻梦》之,让过衬字,“撩”字上板,较样牌多一板。[2]

从上面三例中可以看出,除了《牡丹亭·寻梦》之板位、板数稍有变化,多了一板,如果不考虑衬字(蓝色字体),南曲中同一个曲牌的板位、板数是不变的。北曲在这方面则自由得多,北曲“字多而调促”,常会加许多衬字,故北曲中不仅板位可变,板数也常有增加。

TBC

[]中国昆剧大辞典P板眼[2]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南套上P35曲牌分析

目录

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修订版)

——是后记,也是前言

说明

格律

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修订版)2

——曲谱

工尺

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修订版)3

——笛色

南北曲

宫调

昆曲格律中的基本概念(修订版)4

——引子·过曲·尾声

小结

其他文章

京剧剧本《景上缘》4(完结及目录)

——迎驾

收女

谋定

诉情

双盗

死别

合兵

昆曲曲谱壁纸-普通版

震惊!知名昆丑创作素材竟是他?!

六级庄园全区域展示

乱煞年光遍

更新致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