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随着徽班进京,逐渐形成昆曲弋腔秦腔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戏曲史上曾经出现了一个“昆弋争胜”的阶段,这一阶段过去以后,秦腔逐渐在北京崭露头角。秦腔传入北京的准确年代已无从考证,不过在明代中后期,也即是秦腔的成型阶段,由于掌管教坊的大多是陕西人,教坊挑选的艺人往往也是陕西籍。这样很可能在教坊的演出中就夹杂有秦腔的成分。此外山陕商人在京豪富者也常常带家乡戏班前来演出。而据史料记载,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也爱好秦腔,其部下的秦腔戏迷不少,甚至将秦腔作为军乐,这也从客观上把秦腔的火种带到了北京。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北京剧坛占统治地位的是雅部昆曲,至乾隆年间才有昆弋平起平坐,并称雅部的事实。在这之前不说秦腔是否确实在北京存在过,至少其在北京的影响力是十分微弱的,最多在陕西籍的会馆或老乡聚会上偶有演出。但是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具有伟大影响力的演员让“秦腔”在北京造成巨大轰动,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几乎取得北京剧坛盟主的地位,这个演员的名字就是魏长生。魏长生是四川一个贫苦的农家子弟,靠放牛为生,十三岁随舅父至陕西学徒,受尽欺凌甚至因反抗而惨遭毒打,后去大荔学习秦腔,经过十七年的刻苦精研,技艺日臻化境。乾隆四十年()来北京演出,但并未造成影响,后回到陕西。乾隆四十五年(),魏长生二次进京,“以《滚楼》一出奔走豪儿,士大夫亦为之心醉”。(吴太初《燕然小谱》卷五)大有压倒昆弋两腔的势头。然清廷屡次阻止秦腔演出,终于发展到出告示明令禁止秦腔演出以扶持在观众心目中已失去位置的雅部。秦腔艺人被迫改习他腔,而仍坚持秦腔演出的往往要受到清廷的迫害。魏长生也在被迫害之列,他从北京辗转到了扬州,开始了自己在南方的扬名之路。乾隆五十五年()被拒绝到北京为弘历祝寿,魏长生又去苏州,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同年冬天,魏长生动了回乡的念头,经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省回到四川,沿途游历三年,不断演出授艺。嘉庆五年(),魏长生重整旗鼓,第三次来到北京。这次魏长生又博得了很高的评价。然人有旦夕祸福,仅仅过了三年,也即是嘉庆八年()魏长生因为酷暑晕倒在台上,一病不起,走过了他六十年的生命旅程。魏长生的一生是漂泊流离的一生,也是为秦腔艺术奔忙的一生,他虽然倒在舞台上,但他却把秦腔的种子撒播在各地,发芽开花并结出果实来。值得欣慰的是就在魏长生第二次离开北京的时候,即乾隆五十一年(),另一位秦腔大师高朗亭进入北京,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组成三庆班。后来随着徽班进京,逐渐形成昆曲、弋腔、秦腔、皮黄在北京的争奇斗艳的格局。作者:杨志烈何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