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演义的繁荣
明代的《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志演义》由作家罗贯中集合陈寿的《三国志》以及民间诸多传说编纂而成,其主旨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三国志演义》篇幅浩瀚,创作了一种新的小说体裁。极大地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所以,明代嘉靖之后,演义小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问世。
二、英雄传奇演化
《水浒传》这一类小说通常被称为英雄传奇,以有别于《三国志演义》之类的历史演义。明代的英雄传奇小说中,继《水浒传》之后,还有《杨家府演义》、《大宋中兴通俗演义》等较有名。
《水浒传》创作者,现代人一般认为是罗贯中,后有其门人进行了一定的加工,但现代学者也有认为作者难以证实。
此书讲述的是一群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草寇,接受朝廷招安后,又被昏君恶臣逼向绝路。作者为黑暗的现实深感不平,发愤而谱写了一曲忠义的悲歌。
《水浒传》是民间传奇和现实的结合,更是古典小说中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然而,正是由于其对黑暗朝政的批判以及鼓吹民间反抗斗争的主张,一直被封建统治阶级所痛恨,厉行严禁。
三、明代前期诗文
1.明初诗歌与散文
明初文学之士,知名的有高启、杨基、张羽、徐贲,人称“吴中四杰”,还有刘基、袁凯。
诸人中,以高启成就最高,其诗风浪漫奇幻,个性张扬,堪称明初诗坛第一人。
在散文领域,宋濂与刘基是名家代表,宋濂当时文名甚著,其创作主张继承韩愈、欧阳修的“文以明道”的观点,注重“以道为文”的文道一元论,充满着卫道士气息。
刘基的散文创作,被后人称为与宋濂齐平,以寓言散文为主,如《郁离子序》等,另有一些写景叙事的记叙文,偶有佳作。
2.台阁体与茶陵派
明永乐至成化年间,相对于高、杨、宋、刘等人的创作态势,文学发展进入低潮,当时文坛主导的是“台阁体”。
指的是当时在内阁与翰林院十分流行的应制题赠,酬谢答应等一类的诗文,题材狭窄,内容贫乏,更是以歌功颂德的阿谀奉承之风著称,这与当时朝廷的思想高压政策有关。
成化到弘治年间,台阁体诗文创作趋向衰落与消退,茶陵诗派登上历史舞台,以李东阳为首。
李东阳如同宋初的欧阳修一样,是当时的台阁重臣,文坛领袖。来对千篇一律、腐朽呆板的台阁体早已痛恨至极,于是开始着手改良文风。
他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法度声调的掌握,称赞一时。不过由于李东阳身居台阁多年,虽有些改变,但是文风依然保留着台阁体痕迹。
3.明代的八股制义文
明代沿用了前代的科举考试用来选拔官员,并且兴起以八股文作为考试规定文体的做法。所谓八股,就是诸多限制后的程式化应试文体而已。其作为专制教育荼毒生灵的思想工具,后来也被大清延续。
四、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
15世纪末以后,诗文领域文学复古思潮日趋活跃。以李梦阳、王世贞等人为代表的前后七子,在这一阶段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1.李梦阳与前七子的文学复古
弘治、正德年间,包括李梦阳在内的七个人,志同道合,倡导复古,意气风发。当时,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的崛起,对台阁体虽然有一定的冲击,但是力度不够。再加上,当时朝廷官方对程朱理学的推崇,理学风气盛行,影响到文学领域,使文学崇尚理论而不尚词。
于是七人决定重寻文学出路的意味,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
李梦阳提出文学应重视真情表现的主情论调,追求古诗文法度格调,可是,他们矫枉过正,过度地重视格调,却反而影响了性情的抒发。
2.王世贞与后七子的文学复古
明代钱启子活动偃旗息鼓之后,至嘉靖中期,以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重新举起复古大旗。较之于前七子,后七子在学古过程中更加强调格调的具体化,主张诗文创作都要重视法度准则,就是说作品的辞采、句法、结构上都有具体的讲究。本质来讲,后七子的主张只是前七子的强化而已,没有本质性的改变。
3.归有光与唐宋派
嘉靖年间,文坛又有一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另一文学复古六篇—唐宋派。
他们提倡唐宋文风,推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等人,然而各人有异。王、唐二人取法秦汉古文,后来又效仿欧阳修、曾巩,而茅坤则学习效仿唐宋八大家,并不狭隘。
唐宋诗派注重文以明道的做法,这是最本质的特征。
唐宋派文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归有光,在散文方面,其推崇司马迁,对于后七子的复古运动,不以为然,他并不反对取法对象,而是反对后七子对于“琢句为工”的模拟风气。
五、明代杂剧的流变
明代戏剧主要有杂剧和传奇这两大部类组成,但杂剧地位不如传奇。
1.明初宫廷派剧作家的杂剧创作
明初杂剧的核心人物都是皇室成员,朱权和朱有燉,二人影响着一群文人墨客,从而形成了宫廷牌杂剧创作的小群体。
这些杂剧多为展现歌舞升平的富足景象,表达了自己的风轻云淡,并无野心,相对于元杂剧,自然欠缺了直面现实的抗争精神。
2.明代中后期杂剧转型
明代中后期的杂剧打破了风花雪月、伦理教化和神仙道化的偏狭局面,代表人物有王九思和康海。
二人都属于明代文坛“前七子”之列,王的代表作有《杜甫游春》,表述个人不遇之感,另一作品《中山狼》,开辟了明代单折短剧的体制。康后来也写过《中山狼》杂剧。
当时,徐福祚《一文钱》和王衡的《郁轮袍》为代表的讽刺杂剧,也称名一时。至于吕天成的《齐东绝倒》更是直接抨击尧舜徇私枉法,包庇亲友犯罪,可谓是惊世之作。
3.徐渭极其讽世杂剧
徐渭才高气傲,在诗文书画和戏剧领域内皆有成就,并且迸发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其杂剧《四声猿》更是名传后世,包含了4部短戏,里面嬉笑怒骂,对黑暗政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嘲弄,可谓明杂剧的的代表作家之最。
六、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明代戏曲的主体是传奇,拥有者庞大的体制和完整有序的结构。
1.明初传奇概述
“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和杂剧经常为人混淆,后来宋元戏剧在明代规格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
《琵琶记》作为南戏与传奇之间的纽带,表现出戏剧关于音乐规格化的普遍追求。自此,传奇多为有名有姓的文人雅士所创作,文词也朝着典雅甚至骈俪方向发展。
明初传奇带有浓厚的伦理教化意味,与统治集团对程朱理学的大力推行息息相关的,知名作品有《精忠记》、《金印记》、《千金记》、《连环计》等。
2.明代中期三大传奇
明代中期,传奇创作在风气方面,更能直面现实,更加具备战斗精神。
李开先的《宝剑记》先声夺人,取材于《水浒传》,讲述林冲反抗强权与朝中奸臣坚持斗争的故事。全剧慷慨激昂,借宋人之事,表明于当代朝政的斗争意识。
梁辰鱼的《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是一出极为崇高而苦涩的爱情悲剧,也是一个政治悲剧,讲述的是西施和范蠡爱情故事以及当时的家国冲突。
另外一部名作《鸣凤记》,相传为王世贞或其门人所作,讲述的是铺陈当朝首辅严嵩的罪恶,是几乎与时事同步的政治活报剧。
3.明代后期传奇的繁荣
万历之崇祯年间,传奇创作进入了高潮期和繁荣期。本是器最为突出的创作倾向是张扬个性,批评封建专制。
关于婚恋戏,有《牡丹亭》、《娇红记》、《织锦记》、《长城记》、《同窗记》等。
倡导爱国主义的剧作也为数不少,《精忠旗》、《双烈记》、《去思记》等。
道德说教剧与宗教演示剧在本时期也颇有规模,如《忠孝记》、《全德记》、《四美记》等。
4.吴江派与玉茗堂
沈璟,吴江派曲学家群体的领袖,一生改编创作了17本昆剧,合称为《属玉唐传奇》,其创作主张倾向于保守,倡导封建伦理道德的气息比较厚重,这可说是其曲论主张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其次,他还强调语言的通俗自然,可是他自己也没有做到真正的通俗。最后,他过于追求声律和谐,未免有因律害意的倾向。
吕天成,曾用昆曲校正国28种南戏和传奇,其作有《曲品》,是继《南词叙录》之后第二部著录和评论明代传奇的专书。
冯梦龙,晚年著有《墨憨斋词谱》未定稿,他还以《墨憨斋词谱定本传奇》为总名,并改编了《牡丹亭》等多本传奇。
与以上吴江派相对应则是汤显祖一派,戏曲史上往往将“宗汤”,“学汤”较为明显且稍有成就的剧作家们称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
七、汤显祖
明代剧坛上总体呈现一峰独秀,群山环绕的气象。汤显祖作为明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其“临川思梦”达到了同时代戏剧创作的高峰。
1.生平思想
汤显祖,江西临川人,一生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政局。他幼承庭训,家学渊源,本来一心往仕途发展。可是科考屡试不中,后来勉强中第,又未曾得到重用,再加上亲人早逝,汤显祖最终辞官归隐。
汤先后创作了《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加上很久之前的《紫钗记》,合称为“临川四梦”,在剧中完整地展示了他的“至情”论。
四部剧作不在一一详解,总之,汤借助这几部作品,强调了人的情感需要,肯定人的审美追求,正是对程朱理学无视情感欲望的有力反驳。
2.后世影响
汤显祖的剧作风格,直接影响了后世一批追随者。其中包括吴炳、孟称舜、张坚等人,后世称此类学派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
即便是后世孔尚任的《桃花扇》亦处处可见汤显祖渊源,至于诸多年轻女子对汤剧的追捧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
八、神怪小说
明代后期,通俗小说创作开始繁荣,在释儒道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各种鬼神志怪之说,吸取道佛两家各种故事传说的基础下,神怪小说有了长足的进步。
1.《西游记》题材演化
神怪小说的巅峰之作毋庸置疑是《西游记》
《西游记》的故事脱胎于唐代玄奘和尚去天竺国求取佛经的记录传说,再加上玄奘回国后,有其门徒编录《大唐西域记》一书,更是增添了一些神奇色彩。至于后来的一些笔记如《大唐新语》等,也提供了部分素材。
就这样在真是历史事件的基础上,结合民间传说以及后世编纂的相关记录,《西游记》终于成书,只是,关于作者是否是吴承恩,海内外学者终究未能达成一致。
2.作品简介
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既非直接抒写现实生活,又非史前的原始神话,在神奇的故事中,蕴含着深意。
作者本意是推崇三教合一后的心学,追求内心的放纵最终回归到良知的自觉境界。一路上的劫难,就是明心见性必须经过一个长期艰苦的“渐悟”过程。
可是,后世中人曾批评《西游记》有明显的“扬佛抑道”的倾向,带有浓厚的宗教政治色彩。
3.其他作品
《西游记》之后,至明末短短几十年,涌现出了近三十部内容各异的神魔小说,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西游记》的续书、仿作、节本等,这里不在多说,大家可自行搜索。
二、为神仙立传型作品,最常见的是八仙、济颠、真武大帝、达摩、观世音等。
三、与历史故事相交融的作品,就是真真假假,相互结合,如《封神演义》、《三宝太监西洋记》、《三遂平妖传》。
九、世情小说
所谓“世情小说”,指的是“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这里主要指的是专门描写世俗人情的长篇小说。
1.《金瓶梅》的创作
《金瓶梅》的成书,并非经过一个世代积累的过程,好像忽然就那么出现了似的。
关于成书时间,万历中后期开始传说它作于嘉靖年间,可是近代学者多认为其成书于万历前中期。这个时代,官商勾结,市民阶层崛起,人们贫富两极分化,豪华淫逸之风盛行,《金瓶梅》即反映了这样一个时代。
关于作者,同样是一个谜,只知其自称“兰陵笑笑生”。
2.本书简介
本书由小说中的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人的名字合成,故事开头借助《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而演化开来。
本书内容看来是些西门一家的日常琐事,但是其一家事却引出数十家官员大户,将上至朝廷,下及奴婢,三教九流的丑陋面相一一暴露。其社会政治之黑暗,经济之腐败,人心之险恶,道德之沦丧,更是描述的绘声绘影。
此书写进众生色相,对封建礼教压抑下的人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更是隐然有种对黑暗世界无所期待,干脆一起毁灭的意味,整部作品,读来让人悲哀窒息。
由于书中大量存在男友欢好交媾之时的行为细节描述,于是被历来文人诟病是部“淫书”,在古代礼教的压抑之下,即便是谈论房闱之事也是极其可耻的,更不用说当众描绘出来。
小编语:感觉作者有种与世界现实正面抵抗的意味,你越是不愿正视这些本属正常的性行为,我越是要把它写的声色并茂。
十、“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1.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
明代中后期,统治者对评话、话本和通俗小说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上及下,民间说书等也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
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清平山堂话本》,共分六集,每集上下两卷,每卷5种,共计60种,故又称《六十家小说》。
明代中叶之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前任小说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小说,后人称之为“拟话本”,从鲁迅其,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三言”编著者冯梦龙,书香门第世家,自幼接受儒学教诲,后创作“三言”,分别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每集40篇,共计篇,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在其影响之下,凌濛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数创作专集。
2.明代的文言小说
明初《剪灯新话》轰动文坛,此书共4卷20篇,颇有幽冥怪奇色彩,通篇借古讽今,流露出对于黑暗现实的不满。此后多有不妨良品,但是出彩者少之又少。
十一、晚明诗文
晚明文学家李贽抨击伪道学且重视个性精神的离经叛道,公安派提出“性灵说”为内核的文学主张,之后又有竟陵派,更是将文学意图引入“幽静”的境界。
1.李贽
李贽是一位标新立异的文学家,十分痛恨伪道学,不少内容“非圣无法”,后被当政者以“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在狱中自杀身亡。
李贽叛逆倔强,对压抑人性的程朱理学视若仇寇,正面肯定人的生活欲望和性情,强调个体自身的价值。
2.公安派
晚明文学领域中,以袁宏道三兄弟为首的文学派别影响突出,因为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人称“公安派”。
公安派主张“性灵说”,就是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强调真是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反对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以及粉饰。这一说法受到了李贽“童心说”的影响。
公安派和李贽一致,都是推崇直抒性情的文学创作。
3.竟陵派
公安派之后,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文人提出了新的主张,因为他们都是都是竟陵(即今湖北天门)人,故被称为竟陵派。
受公安派影响,竟陵派提出重“真诗”、重“性灵”,但是竟陵派在总体创作上追求幽深奇诡、孤独往来的文学审美情趣,与公安派的信口而来的诗歌创作理念毕竟有所不同。
4.晚明小品文
晚明中,短小精炼的小品文,也颇有成就。
此时,小品文内容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直接反应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其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
代表作家张岱,小品文尤为出色,现存《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与《琅嬛文集》等著作中保存了不少上乘之作。
5.明末文坛
继晚明江南士大夫政治团体东林党后,明末江南地区一些文人组织相继崛起。
太仓人张溥、张采等人创建“复社”,同时,松江人陈子龙和夏允彝等创建“几社”,在复社领袖张溥死后,陈子龙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两社的主帅。
陈子龙注重复古,但是并不是主张泥古不化,而是推崇在学习古法中贯穿作家个人的真情实感,其成就以诗见长。
夏完淳,师从陈子龙,深受后者影响,前期注重模拟,讲究音调辞藻,后期,多有悼亡述志及反映国变时艰的篇章。
十二、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明代散曲有脱离民间本色而文人化的去向,特别是明中叶以后,辞藻化、音律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大致分为南北两派,北派豪爽,南派俊逸。
民歌创作在明代开始繁荣,不少作品以男女情爱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1.明代散曲
相对而言,明初散曲,创作显得沉寂,成就不高。直到弘治、正德年间,散曲创作开始走向兴盛,王九思的《碧山乐府》和康海的《沜东乐府》,结尾传世名作。
陈铎散曲有《秋碧乐府》、《梨云寄傲》等集,冯惟敏有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还有其余名家,大家可自行搜索。
2.明代民歌
现存最早的明代民歌集子,为成化年间发行的《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等四种,多为描绘男女情爱婚姻作品。
晚明时期,对民歌收集最具热情就是冯梦龙,他花费大量精力,编辑了两部明代民歌专集《童痴一弄·挂枝儿》和《童痴二弄·山歌》,这两部民歌集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明代社会尤其是晚期下层民众的生活风貌。
结篇打油诗
明初太祖出民间,小说兴旺因此缘。长篇章回三国志,英雄传奇水浒传。
诗坛吴中有四杰,以道为文是宋濂。始至酬奉台阁体,歌颂阿谀多呆板。
沿用前代科举制,八股取士祸菲浅。前后七子复古文,琢句为工修辞篇。
后有革新唐宋派,文以明道求自然。其时杂剧多讽刺,齐东绝倒四声猿。
更有大家汤显祖,戏剧创作至情观。一亭三记成四梦,自成一派名临川。
神怪小说西游记,明心见性颇玄幻。世情奇作金瓶梅,悲欢离合现世间。
短篇归于拟话本,名作二拍和三言。末世文风多叛逆,李贽多讽伪道观。
公安三人主性灵,竟陵一派求幽渊。复几二社追古风,效法真切重情感。
亦有散曲和民歌,多为男女情爱篇。朝代更替终有时,且待下回文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