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我县永昆剧团首席笛师黄光利入选其中,对他来说,这份荣光来的时机有些特别。
再有一个月,黄光利就要正式从岗位上退休了,从年考入县昆剧团担任乐队笛师以来,他已经陪伴着永嘉昆剧团走过了四十余年的曲折历程。悠远的笛声合着绵长的时光飞逝,不过黄光利还没有时间沉浸在老去的哀愁中,外界的一切在飞速发展,但文化的意义,在于懂得和传承,他始终希望让更多人见识到昆曲的美和深刻。
笛音点神韵
一只笛子,在一个剧团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在加入永昆剧团之前,黄光利从没想过自己会有用一只笛子撑起一个剧团乐队的一天。
从初中开始,黄光利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始学习吹笛子,年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了平阳昆剧学院,在这里得到了有着“浙南第一笛”之称的徐剑鸣老师的指点,正式开启了昆剧人生。
“作为昆剧的主奏乐器,笛子嘴里的功夫要比手上难多啦。”黄光利指出,在懂得乐理基础知识、识谱记谱的同时,学笛最重要的就是练习指法、长音、吐音、呼吸等,这些技能练习时相当的枯燥,而且多靠个人领悟。“光有老师的指点还不够,曲艺人员讲究艺不离手。”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给黄光利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在进入永昆剧团之后,由于剧团长时间人员稀缺,演员都凑不满,黄光利更是常常要一个人充当一支乐队。
他至今还记得在年全国南北昆剧汇演上,他独自用一根竹笛为当时的永嘉昆曲传习所伴奏。即便面对的是其他昆剧团的一整支乐队,黄光利也全无怯意,他的技法细腻、婉转、高亢,吹出了永昆的特色,给当时在场的“昆曲笛王”顾兆琪先生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并在之后成为了他的首席弟子。
“我们那个时代,不像如今有这么发达的网络,可以跟着光盘、视频学。所以这两位大师能够将自己的技巧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不得不说有着大公无私的气度。”
对于这几段求师经历,黄光利很是珍惜。从年参加温州市首届戏剧节以来,黄光利连续十一届获得笙伴奏单项奖。年6月,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上首设优秀笛师奖,黄光利便成为浙江省内笛师唯一获得者。他表示,这些荣誉与自己遇到的两位名师分不开,此外,他在大师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笛艺技巧,还有身为一名笛师应有的心境。
“对于我个人而言,获不获奖无所谓,但是对于永昆剧团,希望能为此争光。在舞台上,一名好的笛师要托好演员的唱腔,伴奏起来才能丝丝入扣,不管自己的笛艺如何,永远要当好绿叶,衬托戏曲唱腔的古朴细腻。”
作为剧团里的“常青树”,黄光利为永昆剧团五代演员伴奏过,每次大型剧目的演出,都是黄光利为其“保驾护航”。
“我一直记得京昆表演艺术大师俞振飞老师的话,‘化做春泥更护花’。演员是主角,我们是配角,但作为配角也要用心用脑。演奏时,你是乐师,要有奉献的精神,不能喧宾夺主。”
黄光利还表示作为演奏员,一定要懂得演员在演什么,懂得演员表演的意境跟当下的处境,要做演员的知音。因此培养一个演奏员比培养一个演员还要难,难就难在,他不像演员演好一个角色,演好一个行当就可以了,演奏员他要伴奏好每个演员每种行当的特色,他都得懂。
也正因此,即便自己面临退休,黄光利手里的笛子始终无法放下,他还想着把自己献给永昆,献给那似远似近的悠扬笛声。
此生献永昆
如今,在黄光利的日程表里,多是他指导青年演奏员练曲,讲解永昆音乐特点,又或者是配合县非遗保护中心,开展“永昆传统音乐传播”活动。他的女儿黄瑜因为听从父亲的教诲,自小开始学起笛子,如今也是永嘉昆剧团的一名大提琴、笛子演奏员,并担任教唱的工作。另外还有一名学生徐莎鹏现在是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乐队笛子、笙演奏员。
培养出下一代永昆的笛师、永昆的传承者,是黄光利的心愿。在采访时,他与记者聊得最多的,是自己初到永昆剧团时的经历,从解散,到传习所成立,到为排演《张协状元》各处奔波,以及剧团在年开始到如今一步一步往上走的状态。
“《张协状元》亮相第一届中国昆剧节后,好评如潮,一举夺得团体最高奖项优秀展演奖,全剧六个演员五人获奖,成为整个艺术节的一个亮点。当时剧团只有3个人,一个所长两个副所长,演员都是借的,6个演员演12个人的戏……”
关于《张协状元》的故事已经多次见诸报端,但黄光利还有很多要说的。作为当时的主要策划和组织者之一,黄光利明白过去的艰难虽然已经过去,但现在的他还不敢大意。他觉得永昆当前最紧要的,还是保护和传承,当身边的老艺人们一点一点老去,原汁原味的永昆还能去哪里找寻?下一代对永昆的理解还剩下多少?这些都足以成为黄光利的顾虑。
“有这样一个剧种在我们永嘉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虽然我不是永嘉人,但是在永嘉生长,受永昆的熏陶,真心想要保护好、传承好这项非遗艺术,让更多的人了解永昆。所以有媒体朋友过来采访永昆有关事宜时,我总是非常开心并感激,希望通过媒体为永昆提供一份更大的宣传舞台。”
这几年,永嘉昆剧团一直在挖掘、演绎一批能够搬上舞台的传统剧目,前两天,浙江省戏曲曲牌抢救工作专题培训班在杭州举行,黄光利也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