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中国戏曲之黄梅戏

黄/梅/戏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

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

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一、唱腔

黄梅戏唱腔有三种形式:主腔、花腔、三腔(“彩腔”、“仙腔”、“阴司腔”三种腔体的统称)。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

黄梅戏的主腔

主腔是黄梅戏传统正本大戏常用的唱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以板式变化体(或称板腔体)为音乐结构的原则,使它区别于曲牌联缀体(或称曲牌体)的“花腔”以及兼有两种体制特征的“三腔”。主腔晚于花腔和三腔。主腔是黄梅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标志着黄梅戏音乐的基本风格的框定。

黄梅戏的花腔

花腔以演小戏为主,曲调健康朴实,优美欢快,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两小戏、三小戏的进程中,也形成了百余首小曲杂调的“花腔”腔系。花腔是一个调式丰富的腔系。有典型的五声宫、商、角、徵、羽调式,还有运用偏音的五声性的六声调式等。花腔的旋律线条非常口语化。花腔的百余首曲调,来自很多地方,如“莲花”、“凤阳歌”来自北方,“鲜花调”来自江南,这些曲调在流变的过程中,语言因素带来的变异是十分明显的。花腔这种求轻盈不求沉重,尚乐天而不沦于稳如泰山唐的表情倾向,成为黄梅戏的音乐乃至整个黄梅戏艺术不得不留意的基本品质。

黄梅戏的三腔

三腔是“彩腔”、“仙腔”、“阴司腔”三种腔体的统称。三腔在音乐体制上综合了曲牌体和板腔体的因素,呈现出“准板腔体”的状态。彩腔,又称“打彩调”,它由花腔小曲逐渐演变而成。仙腔也称作“道腔”、“道情”,产生于当地的道教音乐,直接进入黄梅戏或先由青阳腔吸收后由黄梅戏传承。阴司腔又叫“还魂腔”,来自青阳腔,故又叫“阴司高腔”。三腔的调式及句式不尽相同。彩腔、仙腔有五声徵调式、六声徵调式两种,阴司腔则是五声商调式。

二、语言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官话。其特点为——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花腔小戏的唱词灵活多变,有三至七字不等,中间常夹杂多种口语化无词意的字。整本戏中用韵母念、官话唱,小戏说白则用安庆地方的乡音土语,唱腔仍用江淮官话唱。

三、行当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辛亥革命前后,角色行当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是:正旦(青衣)、老生(白须)、正生(黑须)、花脸;下四脚是:小生、花旦、小丑、老旦。民国十九年()以后,黄梅戏班社常与徽、京班社合班演出。

四、乐器

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所谓“三打七唱”。抗日战争时期,曾尝试用京胡托腔;后又试用二胡伴奏,但都未能推广。到建国初期,才逐渐确定用高胡作主要伴奏乐器,并逐步建立起以民族乐器(包括高胡、二胡、琵琶、竹笛、扬琴、唢呐、司鼓等)为主;西洋乐器(电子琴、单簧管、口琴等)为辅的混合乐队。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剧种的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只有表演者,没有表演团体,约从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后。从一种叫"罗汉桩"的曲艺形式和青阳腔与徽调吸收了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从小戏到本戏还有一种过渡形式,老艺人称之为"串戏"。从清康熙、乾隆到光绪年间,是“三打七唱”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黄梅戏取材于真人真事,如《告坝费》《大辞店》《过界岭》等。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第二阶段,班社迅速发展,走上正规、固定,剧目增多,行当全,是从辛亥革命到年。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曾与京剧合班,并在上海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蹦蹦戏")。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丽缘》《蜜蜂记》等。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之明快、流畅,取消了帮腔,试用胡琴伴奏。吸收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丰富了表现手段。民国十五年(年),张廷翰在岳西组建“张翰班”(又称“良友班”)。民国十六年(年),檀槐珠在东至组建“同乐堂”,又名“槐珠班”、“檀家班”。年,丁永泉与艺友们一起,带班子进入安庆市,结束了黄梅戏只在农村演出的历史。第三阶段,是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成立。年黄梅戏《天仙配》参加了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成功。一批新创作、改编的优秀剧目如《女驸马》《砂子岗》《火烧紫云阁》等陆续上演。文化大革命让黄梅戏濒临灭亡。

《女驸马》剧照

严凤英、王少舫合演的《天仙配》

近些年来,同其他传统剧种一样,黄梅戏也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黄梅戏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其中以新编黄梅戏《徽州女人》为先行者和代表,由安庆市黄梅戏二团牵头创作,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黄新德领衔主演,陈薪伊、刘云程编剧,陈薪伊、曹其敬导演的。该剧在传统地方戏剧的创新尝试中属于比较早的,要早于著名的“青春版”牡丹亭。新编黄梅戏相继创作出来,如《雷雨》《六尺巷》《孔雀东南飞》等。

邢绣娘

邢绣娘(-)本名邢秀莲,因会挑花绣朵,后改名绣娘。邢绣娘出身贫寒,喜爱歌唱,且歌喉婉转,音韵悠扬,她的演唱别具一格,深受民众喜爱,她曾经四次为乾隆皇帝献艺,并获得了“黄梅名伶”的御赐墨宝。是清乾隆年间鄂赣皖三省黄梅戏代表人物,也是黄梅戏从民间小戏发展成高台大戏的奠基人,乾隆皇帝曾御赐为“采茶名伶”,堪称一代宗师的传说。

蔡仲贤

蔡仲贤(-)安徽望江县鸦滩蔡家大屋人,生于同治年间,从艺于弹腔,将采茶调、徽调、民歌小调为一体,逐渐发展为自己风格的地方小戏,被誉为黄梅戏开山鼻祖。

黄梅戏于年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有:韩再芬(02-)、赵媛媛(02-)、黄新德(02-)、周洪年(02-)、吴亚玲(04-)、杨俊(05-)。年,怀宁县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黄梅戏)之乡”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安庆市黄梅戏剧院、黄梅县黄梅戏剧院获得“黄梅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