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记忆的背影,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那些古老的传说、歌舞、曲艺、剪纸、雕刻、民俗礼仪等,无不蕴藏着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基因”,它们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印刻着人类文明的根与魂。
“音乐会告诉你‘我是谁’,音乐会告诉你‘我从哪里来’。”
一声声唱腔、一句句念白、一个个身段……皆是每个地域人民与文化的活名片。为此,在这期专栏中我们选取了福建省闽中、闽东、闽南、闽西等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音乐,将非遗音乐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课堂之中,为大家讲述闽水万古流的中国故事。
闽都非遗文化代表:福州——有福之州,福建省会城市。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州福山郊野公园考察调研时,就提到了当地俗语“七溜八溜不离虎纠”,并深情地说:“我在福州工作了六七年,37岁到这里,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在这里度过,有很多体会。”其实,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福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以及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倾注了巨大心力。世遗大会宣传片
岁月不居,古老坊巷,文脉悠悠。当年,正是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重视和推动下,三坊七巷得以免遭破坏,一大批历史文物古迹保留至今。在这里出现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严复、沈葆桢、林觉民(福州一中校友)、冰心等等,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充满古老韵味的福州城,有着代表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剧、评话、伬唱、茶亭十番等等,它们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
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闽剧是闽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福州方言的活化石,是传递乡音、乡情、乡恋的一个重要艺术媒体。
年5月20日,闽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45。
“闽剧进课堂”
——高中音乐教学案例分享
本案例选取闽剧小调为重点内容,以《牡丹亭》这一作品为学习载体,从声调、曲牌、学唱、鉴赏四个方面入手,学习福州话的声调,学唱小调唱腔片段,认知闽剧唱腔小调的基本特点。
感受闽剧细腻婉转的唱腔风格及其塑造的秀丽清雅之形;
通过艺术表现,提升高中学生审美感知能力;
通过提炼词曲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加深文化认同。
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年轻一代愿意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