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的特点是什么

江南丝竹的特点是什么。特点是曲调优美淳朴,清新悦耳,轻快明朗,绮丽优雅,其技法丰富多彩,变化层出不穷,讲究“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显现出“小、细、轻、雅”的艺术风格。江南丝竹乐曲其结构除民间一般常见的曲牌连缀、循环、变奏的特点外,最有代表性的是以板腔变奏所形成的结构特点。这种特点所形成的一曲多变,构成丝竹乐中一簇一簇围绕母曲的套曲。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明万历末在吴中(苏州地区)形成了新的乐种“弦索”。

在19世纪初,江南丝竹音乐的发源地、流传地和发祥地的浙江北部杭嘉湖地区活动已很活跃,发展到清道光年间(年)已具规模。清末民初已有演奏丝竹乐的组织“文明雅集”,演奏江南丝竹的组织有“清客串”和“丝竹班”两种。20世纪初,江南丝竹由农村传播到城市,城市间很多丝竹乐社纷纷建立,整理和加工古曲,为江南丝竹注入新的活力。20世纪20年代,丝竹家王巽之在杭州西湖孤山东麓的“凌社”创办了杭州早期的江南丝竹组织“杭州国乐社”,演奏传统乐曲,国乐社整理、改编的丝竹演奏曲目很快传到上海等地。之后,王巽之又与丝竹前辈程午嘉在上海创办“华光乐社”,开启了沪杭丝竹界彼此交流的良好局面,丝竹音乐由此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年1月21日,“西门国乐社”应“得胜公司”之请,录制丝竹乐曲《景星庆云》《汉宫秋月》《熏风曲》等。年9月,百代唱片司在最早发行的一批中国音乐唱片中,由张丽生、张志翔、任悔初及信通银行丝竹团所奏《快六板》《花六板》等。年5月,孙裕德应邀担任上海友声旅行团国乐组的辅导工作。年,孙裕德等人将国乐组改名上海国乐研究会,成为当时影响较大的江南丝竹音乐社团。年,孙裕德率成员赴美国演出。

江南丝竹音乐的产生和延续,对民族音乐史的研究及戏曲、民俗文化、群众文化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江南丝竹是江南水乡文化的代表之一。江南丝竹的演奏技法和音乐风格蕴藉含蓄,包含着追求谦冲、协调的深刻文化内涵,在民族音乐史、戏曲、民俗等方面都深具实践和理论研究价值。丝竹乐来自民间,植根民间,简便易行,适宜推广,有重要的民俗文化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