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继续梳理原著第二十三回的典故主要包括苗而不秀之典和《西厢记》与牡丹亭的戏曲典故,下面我们正式开始。
苗而不秀之典,《论语·子罕》中记载,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意思是庄稼苗长了,却不秀穗。喻才质秀美而早夭,没有什么成就。后亦用以比喻虚有其表,其实无能。作者用这个点主要是为了表现贾宝玉在听到林黛玉要将共读《西厢记》的事情告诉舅舅和舅母时而产生的状态。可以说这既是林黛玉用论语中的典故和《西厢记》中的戏词对宝玉的回敬,同时也是林黛玉受到《西厢记》影响的开始。
说完了这个典故,我们现在来看看第二十三回中占比最高的有关《西厢记》与《牡丹亭》的戏曲典故,由于作者在原著大量直接引用了《牡丹亭》《西厢记》两部戏曲中的戏文,除了前面所说共读《西厢记》时用戏文传达情感之外,在接下来的林黛玉听到昆曲《牡丹亭》的相关情节当中,作者用了大量的诗词与戏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细致的人物神态刻画。原著中写黛玉听到《牡丹亭》的皂罗袍时,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这种描写方式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林黛玉在听到《牡丹亭》时所产生的情感共鸣,同时也是对林黛玉诗词才能的一种表现,在黛玉心中,诗词与戏词相互碰撞使得这种情感的共鸣得到了极大强化,从中也让我们看到她对于自由的渴望。
我认为这其实也是《红楼梦》这部作品意蕴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追求人性的解放和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而这种追求与追问其实也是作者自身诉求的一种艺术化,作者由于先辈犯下的罪行而成为罪臣,而正是因为这种罪人的身份严重限制了曹雪芹自身的仕途发展,自己心中的补天之志和身为罪臣的残酷现实,包括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深刻思考,都在作者的心中反复激荡,而这种激烈的碰撞恰恰就反映在以林黛玉为代表的《红楼梦》诸多人物身上,或许这也是无论索引派还是考证派都应当去深入探究的秘密。
好了,今天的典故梳理就到这里,我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记录,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