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地区自古产茶,茶叶有岳西翠兰、潜山天柱山茶、太湖茶叶,还有历史上有明的贡茶“桐城小花”就是明朝年间种植于桐城龙眠山一带而盛名。采茶时节一般正值黄梅时节,采茶女采茶时一般边采茶边唱着当地的采茶戏。关于黄梅时节这个节气由来已久,此节气见诸于历史上文人墨客的大量文章和诗词中,比如南宋著名诗人赵师秀诗词《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清代年间父子宰相文学大学士张英《文端集》中有首《山中观农夫力田之苦》:黄梅节近苦滂沱,正是山中力作多。雨湿短蓑泥没骭,农人犹听插田歌。如图:
张英《文端集》
还有安庆地方县志同治壬申年(年)《太湖县志》也有有关黄梅时节记载:“四月梅雨蒸溽,俗称烂梅天……四月乍晴乍雨为梅雨天,主旱。谚云:黄梅寒,井底干。如图:
年太湖县志
还有其他文人墨客有关黄梅时节的文章和诗词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清末咸丰年间流行于安庆地区的望江龙腔、太湖曲子戏、潜山弹腔、宿松文南词、岳西高腔、桐城民歌、枞阳民歌胡琴大鼓书、怀宁徽戏(徽剧)等逐渐融合和吸收青阳腔昆曲等优秀戏曲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安庆府调怀腔,又称黄梅调、黄梅戏。版宿松县志有关于黄梅戏记载:“邑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邑青年子弟,亦或习之者……”,这段话含义是:宿松西南与黄梅县接壤,黄梅时节习俗喜欢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如图:
年宿松县志有关采茶戏记载
到了年,安徽文化界人士一致同意把流行于本地的安庆府调怀腔改为皖剧,同时皖剧剧团纷纷在安庆成立。年查文燕、丁永泉等一批老一辈黄梅戏艺人把黄梅戏带入上海,且逐渐在上海唱出名。黄梅戏艺术大师严凤英,年春天第一次登台演出,年以一曲《天仙配》把黄梅戏唱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且获得当年华东区戏曲会演一等奖,其代表作品有《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等。年左右,全国进行戏曲三改:改人、改戏、改制。全国许多地方把非发源于本地流行于本地的戏曲、采茶戏、民歌纷纷重新以地方名称命名戏曲名称,比如:庐剧、泗州戏、柳琴戏、徽剧、淮海戏等等。1、庐剧,发源于霍山县流行于江淮一带,解放前叫倒七戏或者小倒戏,年改为庐剧。
庐剧解读
2、泗州戏、柳琴戏、淮海戏三种戏都是从鲁南民间小调拉魂腔演变发展而来,后和年改名现在的名称。如图:
柳琴戏、泗州戏解读
3、徽剧,徽剧是年左右戏曲三改时以发源于流行于安庆地区的徽调徽戏改名而来。4、皖剧,更名为黄梅戏,年2月安徽宣传部门成立,黄梅人桂林栖任宣传部长,当年安徽进行“戏曲三改”,并决定以与黄梅县名称重名的黄梅时节名称重新命名“皖剧”为“黄梅戏”,且推行黄梅戏来源于黄梅县大水说,安庆地处黄梅县下游,地势比黄梅更低,黄梅被淹时安庆更是被淹的无过之而不及汪洋大海一片,黄梅戏来源于黄梅大水说根本不成立,当时就遭到安庆各皖剧院(团)联合抵制改新名“黄梅戏”,但最终一一做了思想工作。年,以安徽戏曲需要创新发展,“皖剧”正式更名为“黄梅戏”。下图为民国有关书籍记载年流行于安庆地区的安庆府调怀腔更名为皖剧。
年怀腔安庆府调黄梅戏改为皖剧
黄梅戏博物馆年皖剧剧团演员证章
上图为黄梅戏博物馆收藏的年皖剧剧团演员证章。“皖剧”名称没有继续沿用下来,而且还改名为“黄梅戏”,令人匪夷所思。安庆虽然失去省会地位,但皖剧名称完全保留下来也无可厚非,因为安庆地区为古皖国所在地,多年来安庆一直简称皖,安徽的简称“皖”也来自安庆。而且皖剧是以安庆地方方言念白、声腔为载体在安庆本土产生的全新剧种了,且具有安庆地方特有的文化特色。退一步讲安庆的“皖剧”就是要改名完全也可以改为以安庆地名名称命名的“安庆剧或者安庆戏”,而不是不避嫌的改为与黄梅县级地名重名的以黄梅季节名称命名的黄梅戏。以与黄梅县名称重名的“黄梅时节”名称重新命名“皖剧”为“黄梅戏”,使得黄梅戏陷入尴尬境地,由于黄梅戏曲名称中有“黄梅”二字,黄梅县部分人为了抢黄梅戏就拿年版宿松县志这段记载:“邑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邑青年子弟,亦或习之者……”大做文章,把宿松县志中这段记载“邑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本身含义:宿松西南与黄梅接壤,黄梅时节习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牵强附会歪曲事实解读为“宿松西南与黄梅接壤,黄梅县习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以达到黄梅戏为黄梅县的地方戏、黄梅戏发源地为黄梅的事实。那么问题来了:1、这是本宿松县志,介绍的肯定都是有关宿松地方人物、事件、文化习俗和教育,有必要介绍黄梅县的文化习俗吗?2、就算宿松县志这段记载“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为:黄梅县习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可查遍所有资料记载黄梅县简称为寻阳和梅城,却没有记载“梅”这个简称。3、再退一步讲,就算部分黄梅人说的黄梅有简称梅,可查遍年之前的所有湖北志书、黄冈志书、黄梅县志和戏曲权威书籍有关黄梅戏曲时都只记载了黄梅县采茶戏,而不是记载梅采茶戏、黄梅县黄梅戏和梅黄梅戏。而事实上,民国、年版黄梅县志、解放后戏曲出版社出版的和年出版的有关戏曲权威书籍等有关书籍都只记载了安徽安庆黄梅戏、黄梅县采茶戏,以及其他权威考试有关黄梅戏发源地考试点正确答案为安庆。
年版黄梅县志
上图为年出版的《黄梅县志》文教卫生志载:“黄梅采茶戏,简称‘采茶’,俗名‘采子’是湖北省的优秀地方剧种之一。它起源于黄梅的民间小调和鄂东地区的“山歌畈腔”;该志中戏剧介绍只有三种:黄梅采茶戏、黄梅文曲戏、汉剧,没有黄梅戏的介绍。
上图为戏曲出版社年7月出版的《地方戏曲集成》“湖北省卷”只记载了黄梅县采茶戏而没有黄梅戏记载。
上图为戏曲出版社年11月出版的《戏曲剧种手册》明确记载了安徽安庆黄梅戏,而黄梅县也仅仅记载了黄梅采茶戏,没有记载黄梅县黄梅戏。
上图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年公务员联考常识五大剧种中有关黄梅戏发源地的知识点为安庆地区。由于当年皖剧改名黄梅戏造成了今天的安庆黄梅县黄梅戏之争,也给黄梅戏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黄梅戏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需要正本清源的良好环境。
年“皖剧”名称没有保留下来,改名为黄梅戏,而且没有改为安庆剧或安庆戏,使得安庆失去以安庆简称皖和安庆地区名称命名的一大戏种机会。
作者/来源:梧桐摇曳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